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鬼谷神谋 > 第八百四十七章称霸之心

第八百四十七章称霸之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四十七章称霸之心

王禅等白灵与青裳落坐之后,这才再次举杯,脸上却恢复不喜不忧的表情,先是看了看吴王这才缓缓道:“吴王尊上此行,应该是志在千里,今日有缘相聚,不若共饮此杯,也好说来在下与诸位贵客听听。”

吴王夫差一听,也是微微一笑,与王禅干了一杯,放下杯子。

此时吴王也是看了看对面的叶公与墨翟还有旁边的秦太子赢盘,看起来王禅对他还是十分尊重,也给他一展所长,一舒胸怀抱负的机会。

“得先生垂询,本王也是无尚荣幸,在此谢过先生。

此次本王北上,非只是为一国之私,一地地之利,当也想尽一份姬氏子孙之责。

现如今列国争伐时有,而大周百姓受难,平息南北混乱之局势在必行。

究其原因皆是因为大周天子势弱而诸侯列国明尊暗逆,要解决天下之乱,必须选出一位仁德之君来号令天下诸侯的霸主,以尊大周天子,维护列国之间的和平之态,为天下百姓谋福谋利。

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不知楚国、宋国、叶公、墨先生、秦太子殿下又以为如何?”

夫差的话也算说得明白,其实此事也是他及他的吴国先王一直的抱负与理想,称霸列国,成为天下诸侯的共主,说起来虽然打着天子旗号,可也算是代大周天子领统天下了。

话语之间一开始询王禅的意见显得十分尊敬,可最后在问楚国叶公以及宋国墨翟以及秦国赢盘之时,语气又凭自高扬,体现了吴王此时的傲气与自负。

“吴王高看在下了,在下非是诸侯君王,也不是任一诸侯列国谋事之人,所以对于吴王的想法并无意见。

现如今天子势弱,各诸侯强势,可却并不和睦相处,相互之间为封地争伐不断,现在吴国在王上治理之下,民生富裕,百姓安居,在南北列国之中也是风头无二。

若王上心怀天下,能有此想,止战安息,想来对于列国,对于天下百姓而言,都是好事。

只是不知其它列国对此有何看法,在下也想听听。”

王禅借着夫差的话,到也肯定了夫差的想法,自是支持吴王的主张,最后又婉转的把其它人扯进来,而且语气比之夫差到要客气得多,这样就为夫差化解了一些别人心中的怨气。

西施听了王禅之语,也是对着王禅微微一笑,算是感激王禅。

“鬼谷先生如此一说,那老夫也不得不说上两句,若有不对之处,还望吴王见谅。

这些年得鬼谷先生为楚国所做,楚国才得以内平祸乱,而外无战事,相对而言,这几年是楚国最为安定的时日,百姓也从中受利,楚国百姓也是日渐增加,国库亦十分充足。

只是我王来时交待老夫,我王受益于这些年的稳定,所以并不愿与列国再起争伐,能保持楚国稳定繁荣,也算是天下百姓的福祉。

而吴国与我楚国也是交好之国,吴王有此仁善之想,老夫十分赞成。

列国会盟选出盟主,也非是今日才有之事,自大周之后,也历经数次。

老夫认来,只要吴王不轻起争伐,老夫在此可以代表我王向吴王承诺,全力支持吴王。

至于此次会盟之事,我王自觉仁德不够不会能与,更不会与吴王争锋,吴王大可放心。”

叶公的话也是说得明白,保持楚国这大周天下半壁江山稳定,其实就是对天下的贡献了。

而且这些年来楚国受益于与吴国交好,又得王禅用计清除了内祸,安抚震慑其它列国,而楚王也是重掌朝堂大权在握,一直实施王禅的中兴楚国大计,楚国现在已十分强盛,列国皆不可小看。

可楚王知道争一时之胜,非是长久之计,而且王禅曾经告诉过楚王,此时天下尚无一统之势,所以楚国行的是韬光养晦之策,不想与人争强,更不会为了霸主虚名而与列国产生矛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