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这个屋里 > 第三十九章 奶奶的回忆(二)

第三十九章 奶奶的回忆(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爷爷把家坐落在坟场中央之后,奶奶的神经病居然就好了。于是老人家越发的迷信。  我问奶奶:“当初你是怎么到这屋里来的?”  这话问的很轻柔,很有疑惑性,不然会令对方感到不尊重。笔者小时候的智商不可小觑。  她回答道:“就那样,一轿子给抬过来了。”  “中间就没有互相了解过?”我问。  奶奶默然不答,她看着我,有些生气的问我:“你怎么今天专门坐在这里和我翻古哪!”  我一听,还好她的声音很轻柔。我怕她生气发飙之后,就没得谈了。  一会儿,天公作美,始终保持着阴天,冷风嗖过来,吹的人坐定了就不想动。  我试图打开老人的话匣子,别让她关上了,于是关怀的说道:“奶奶,我以后长大了会养你的。”  老人的眼神里流露出对孙子的期盼,好像担心自己等不到那时候。  接下来的话,解开了我一个谜!  奶奶回忆中说道:“当初小时候,我们就住在街上。我们是个鞭炮铺……”  奶奶叹了口气,显得十分难受,她说道:“日夜都要做鞭炮,大人就不准我们睡!我们就只好等大人打瞌睡了,我们做孩子的才能偷睡一会儿。”  “有一回,我去打点油。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拌在路边坑里了。哎……一罐油泼了!路边的娃儿竟还笑哦!啧,还笑?那回去了就是一顿好家伙!”  奶奶的痛苦和惊惧,随着语气表情无不尽显流露。短短几句话,句句都是苦痛!儿时被剥夺睡眠的滋味儿仍记忆犹新,被大人虐待的记忆犹在昨天,顽劣的少年传来的讥笑声加深了对大人们责骂的恐惧。这至少解开了我两个谜团:一个是奶奶的一双眼睛为什么会深凹下去(长期缺乏睡眠的人眼睛会下凹);一个是奶奶的脾气怎么会如此罕见的暴戾(缺乏睡眠的人更容易动怒)!  我问道:“你们当初那个家里不漏雨吗?”  奶奶摇摇头,肯定的说道:“不漏。后来我嫁过来之后,人家的屋里都不漏雨,就咱们这个家里漏雨!都不像我们的家。  从奶奶的口述中,爷爷之所以被称之为“国队长”,是因为他曾经是队长。  “那时候,爷爷怎么不让爸爸读书?”我问。  奶奶沉默了下,低着头说道:“哪儿来的钱读书?”  “那别人家为什么就有高中生、大学生?”我反问了这么一句。  这个村里,高材生可多了,整个乡镇高材生都不少,可见当时我们农村是很重视教育的。前面修表的儿子是大学生,丽的爸爸是高材生,xx的爸爸读过中专,xx嫲嫲是高中生,县里伯伯也有文化,小姑爷读过高中等等,还真不少!唯独我们家的这两弟兄,父亲可怜又可气,文盲、脾气暴戾。叔叔后来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奶奶被我这么一问,反驳道:“哎呦,你今儿翻古!翻我的古。”  但她还是愿意回答我的问题,这得益于天气也在配合。  她说道:“当初您爸爸小学没毕业,就修青山大坝,10来岁就什么活儿都干。您爸不勤快么?小时候很勤快。可如今就不归屋,懒死哒!”  “大幺和小幺也没读完小学。幺叔读书就逃校……要把他打到学校里去,他还是要跑!”  “只有您伯伯把小学读完了,也就没有读了。”奶奶接着说道:“孩子我都生怕了……”  5个孩子,爷爷可以说是“公平”,他的子女没一个与初中沾边儿。  我不知道别人家里具体的境况,也不知道自己家里那时候具体的情况。可纵然别人家里的条件比咱们好,能好多少?可别人家的主心骨,要比这个家里的主心骨要理性,目光也长远,这是很明显的。  分的房不要,又不愿意和学校挨近,原来的漏水房已经没法住,一再搬迁之后就把家安置在这坟场中央了。爷爷的雄才大略真是可见一斑!  爷爷不仅受过文化方面的教育,还受到过音乐教育。他会吹笛,可惜我完全没有爷爷吹笛的印象,这个家里也没有笛。小姑爷曾说起爷爷会吹笛,只是家从搬上来了就没有吹了。  爷爷说自己读过《水浒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