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第一狠人 > 第917章 加强荀彧和东宫的联系

第917章 加强荀彧和东宫的联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守的就安排太守。”

“另外,要着重调查违法乱纪的西域贵族,该处置的就处置。”

“千万不要手软。”

陆玄吩咐道:“杀一批人,才能让人敬畏,才会让有贪念想法的人知难而退。”

“臣明白!”

荀彧郑重回答。

他心中欢喜,这样忙碌的日子他很喜欢。

因为每一处地方,都有着他的付出,都有着他治理的痕迹。大明开疆拓土,他跟着陆玄一起建立功勋,这是他心中无比欢喜的。

陆玄看着眼前的荀彧,忽然道:“文若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荀彧愣了一下。

皇帝突然问及他未来的规划,他一时间有些懵。

荀彧的定位,就是做点事情。

做官的事他不考虑。

曾经在大汉的朝廷中,他担任尚书令,要平衡汉室皇帝的利益,要平衡曹操的利益。

被这样的事情,弄得他精疲力尽。

治理地方在荀彧看来,是很轻松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平衡这些利益,让他太耗费精力,更让他疲于奔命。现在,不掺和朝廷中的一切,只管自己做事,这就挺好的。

荀彧想通后心中透彻,开口道:“陛下,臣已经过了四十岁。都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臣到了四十不惑的年龄,渐渐知天命。”

“如今臣对加官进爵的渴求,没有欲望了。”

“因为经历过。”

“臣希望能追随陛下,跟在陛下的身边做点实事,让地方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仅此而已。”

“更多的,臣不去考虑。”

荀彧微笑道:“我荀家的人不愁吃穿,臣跟着陛下也不愁吃穿,能做事,每天都充实,这非常好。”

陆玄微笑道:“你没有什么奢求的,朕却不能不安排,否则,岂不是让人笑话。”

荀彧说道:“陛下言重了。”

陆玄说道:“朕记得你的长子荀恽,有十三四岁的年纪了吧?”

荀彧道:“今年十四岁。”

陆玄点头道:“这个年纪不小了,让他去东宫陪太子读书,做太子的侍读。太子跟着朕一起游历,等天竺拿下,游历就差不多结束,回转后方南京坐镇。

到时候,荀恽跟在太子身边,你意下如何?”

“臣,谢陛下隆恩。”

荀彧站起身行礼。

他清楚陆玄听了他的话,知道他对权势没有什么奢求,依旧留下他做事。

荀彧不需要权势,不意味着荀家的人不需要。

所以,转换到荀恽的身上。

荀恽是荀彧的嫡长子,在东宫跟着太子,就是陆裕的班底。等太子陆裕登基,未来荀恽必然要进入核心。这样的安排,让荀彧没了后顾之忧。

荀彧知道是陆玄的收心之举,知道归知道,他依旧感激莫名。

陆玄沉声道:“你来了蓝氏城,就抓紧时间安排。虽然奉孝主持大局,可是出谋划策上他擅长,具体的治理,很多的细节还得你来安排。你直接在城主府办公,朕两天后起程南下。”

荀彧说道:“臣遵命!”

陆玄摆了摆手,荀彧起身离开,陆玄又安排了人把陆裕喊来。

陆裕进入书房行礼道:“父皇!”

陆玄招手让陆裕坐下,微笑道:“这段时间一直在蓝氏城,看到了地方的情况,感受天竺的情况,有什么感想?”

陆裕回答道:“回禀父皇,儿臣这一个多月,全方位的了解天竺蓝氏城。耕种土地上,天竺人完全不懂耕种之术,很粗糙的耕种。”

“商业发展上,没有我大明一样的钱币体系,商业也不够繁华。”

“军队划分上,虽然天竺也有象兵、骑兵之类的,可是天竺人对军队的训练,以及兵法韬略上差了很远。”

“文化诗赋上,虽然天竺佛教盛行,天竺佛门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