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首辅 > 第三五五章 佛门女看人下碟 老貔貅心忧财政

第三五五章 佛门女看人下碟 老貔貅心忧财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份,死伤百姓共计两千七百余。

不过黄河大堤因为去年的修补,今年只有开封一段漫堤,河水倒灌,经过数日奋战,算是暂时抢险成功。

林枢将一份份文书分门别类的收好,带上最新的防灾之策前往内阁。魏庆和却未第一时间批准他的防灾策略,反而递给他一份陕西布政使司送来的奏疏。

“渭河、泾河的问题?”

林枢打开一看,竟然是有人弹劾陈仓、长安、泾阳、华县等地官府贪墨户部拨发的治河银两,偷工减料,导致渭河、泾河大水,河水冲垮了新建的河防大堤,漫灌沃野千里不止,百姓流离失所。

渭河和泾河更是黄河最主要的支流,户部第一批拨发的治河银子早就送到了沿河各州府,没想到有人这么大胆,敢在太上皇的手里扣银子。

这治河大业可是关乎着太上皇的身后名,这些人真是为了银子连命都不要了。

“阁老,陕西按察使司与布政使司就没有动作吗?”

按到底州府官员有罪,由各省按察使司与布政使司去处理上报就行,为何陕西布政使自己送来了弹劾奏章,按察使司毫无反应。

魏庆和反问林枢:“洪灾已经过去了一个月,陕西布政使司才送来的弹劾,你就不奇怪为何送来这么晚吗?”

林枢连忙看向奏章中的时间,水灾发生的时间是治德九年五月中旬,关中连续大半个月的雨水导致整个关中河水暴涨……

大水于六月初退去,甚至各地已经慢慢恢复生活,六月中旬,陕西布政使司才派出官吏巡视各处,七月初才将弹劾的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

这中间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关中受灾的州府竟然经历了近一个月的空白期。

闻所未闻啊!

而且最关键的是负责监察的按察使司毫无动静,反而是管理行政的布政使司提出弹劾,这就更加让人费解。

“不对,这里有问题!”

林枢的目光突然聚集在奏折上的一处记载:凤翔府水灾严重,雍城四周共计数千顷良田被大水冲毁……

“阁老您看,这里凤翔府受灾……还有这里,长安县治下因河水漫灌良田盐碱严重,不得已与当地有识乡绅异地更换田地,安顿灾民,望朝廷下旨表彰其德……还有此处,弹劾泾阳县令,说是私自动用军粮储备,煮粥赈济灾民,使得河西大军粮草补给有失……”

林枢紧皱眉头,给魏庆和解释道:“凤翔府治下各县中,雍城根本不在渭河边上,而是出于台塬地带,别说渭河,就是黄河大水都漫不上去。长安县田野因大水变成盐碱地,那更是胡扯。至于泾阳擅动军粮,河西已平,光是缴获的粮草就能供应前往大军使用两个多月,哪里来的补给有失?四府十二县,布政使司送来的奏章竟然有好几处都说的云里雾里,阁老,得查啊!”

魏庆和满意的看着侃侃而谈的林枢,示意其坐下后说道:“本阁没有去过关中,初时也未发现这里面的问题,还是户部的主事张载元指出了其中几处不妥。他是长安县人士,少时游历四方,对这奏章中的几处不妥一一指出。基本上和你看出的问题一致。”

“那您给下官看这奏章是……”

“本阁已经快马下令王焕等人,撇下河南之地,先行去关中巡视。”

魏庆和让人取来舆图,对林枢说道:“关中扼守河西要道,东西潼关西至大散关,沃野千里,乃是产粮重地。上次你跟本阁说你家还有一种粮种,适合旱地耕种,产量颇多。本阁打算整肃完关中的吏治之后,在此地试种。”

原来是在打玉米的主意!

这老头挺会调动人情绪的,一步步把自己套进去了。

不过林枢愿意从关中开始试种,京畿以及山东河南等地有了土豆,暂时无有空闲试种玉米,倒是旱塬颇多的关中更加适合试种玉米。

而且关中刚刚经历水灾,夏收无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