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原始人日记 > 第398章 盛夏

第398章 盛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态。

进入最热的夏季之后,徐晨也把自己的藤椅搬到凉棚下面,每天除开指导一群木工冶炼工人继续打造马车和铸造各种金属工具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上面养神挺尸。

当然,也不可能纯粹养膘,每天吃饱睡足之后,天气略微凉爽的时候,他也会例常进行教学任务,教一群孩子学习识字、书写、计算、唱歌娱乐,甚至还开设了几何、美术和手工课程,不光小孩子们要听,陶工、冶炼工和木工也都要跟着学习。

虽然这些学习内容都非常简单,但慢慢积累下来,也都还是有些收获,至少一个多月下来,一群木工都能够完成基本的尺规作图,可以在陶板上画出一些看起来形状不错的几何图形,甚至还有两个可以独立完成独轮车和马车的简单结构图。

至于文化层次已经比较高的小女巫和叶两人,徐晨已经开始教她们一些比较复杂的学习内容,比如乘法除法、书写记录部落日常生活所见所闻,整理誊抄他平日留下的大量随笔记录等等。

在他不断的教育和引导下,两个年龄相彷的小母野人进步非常大,帮他完成了大量平日懒得整理的笔记和资料。

而这些整理誊抄过的资料,也都用铜锥打孔之后用麻绳装订成册,变成了部落最神秘和贵重的知识财富。

这些东西,将来都会是各部落的巫都需要学习的内容。

当然,巫王大字典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增加,隔三差五都会有新的字词登录其上,如今的字典中记录的独立文字已经超过五百个,几乎覆盖了日常生活所见所闻的方方面面,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的学习和记录要求。

虽然整个部落陷入了炎炎夏日的农闲之中。

但该做的工作依旧各司其职。

农耕生产依旧还是重中之重。

母巴和阿母两位族长首领,每天依旧带着大量男女忙忙碌碌在田间来回巡逻,驱赶鸟兽和除草,同时还要时刻观察河水上涨的速度,提前做好农田的防涝和排水工作。

靠近大院这边的情况比较好,因为地势比较高,而且来往也比较方便,但河对岸管理起来就要麻烦多了,来回都需要划木排竹排。

进入五月之后,雷雨更多,河水暴涨,已经淹没了两岸大量的河滩,甚至对岸有不少农田都反复受涝,部分低洼处的农田减产已成定局,母巴阿母等一群女人忧心忡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徐晨也束手无策,只能宽慰她们不要着急。

毕竟这种减产实际上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在沟渠河堤等农业基础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旱灾水灾都不可避免。

河对岸的四百亩农田开发的很匆忙,而且当时他也并不在部落,都是母巴等人冬天匆忙烧荒开垦出来的,有些地方明显不合理。

但徐晨回来的时候已经十二月底,所有农田几乎都已经开垦完毕,他也就没怎么去关心。

因为这种播种收获完全是望天收的状态,而且如此大面积的播种,只要不是大面积受灾,终归还是有收获。

更何况河对岸情况复杂,来去困难,本来管理的相对来说也比较粗放,而眼下受灾的面积也不过二三十亩的样子,并不算严重。

何况眼下已经到了最炎热多雨的季节,小河的水位也到达了一年一度最高的状态,想开沟修渠修建堤坝也来不及了,有了今年的经验,秋冬就可开始新一轮的农田基础建设,完善沟渠堤坝,明年情况就好得多。

因此对于农田管理,徐晨今年基本上没怎么操心,他最多是隔三差五去最近的试验田看看。

而试验田的涨势也就那样,虽然比别的田块略好一些,但也十分有限,并不不去年强。

农耕生产,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飞跃的。

中国历史从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开始,一直到秦汉时期,牛马犁耙等牲畜农具大量推广之后,农田耕种才真正进入成熟阶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