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原始人日记 > 第612章 以德服人

第612章 以德服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儿差不多,因此这种劳役对于各部落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

甚至从工程开始之后,不光是刺叉族男女老幼一起上阵,附近几个征调劳役的部落,照样有大量男女也都跑来帮忙,从第二天正式劳动开始,围造的几大片稻田四周和需要改造的湖泊沟渠地段,至少有五六百人参加劳动,数里范围内人来车往,热闹喧哗。

虽然天气炎热,时不时还会来一场暴雨,但眼下正是农闲时节,各部落其实都很闲。

而且所有人都听说了,稻米浓香可口,远比麦豆更加美味好吃,更让人激动的是,稻谷的产量也比麦豆要高不少,一亩田可以多近二十斤。

眼下麦豆平均亩产也就不到四十斤,若是能多二十斤,各部落每年能够多收入近半的粮食,那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又好吃收成又好,自然各部落都想开始种水稻。

不过水稻对田地的要求比较高,不光要有水,但又不能受涝,需要建造很好的排灌系统。

刺叉族这四百亩试验田,不光是在修建验证水田的建造方法,同时也是在大量积累稻种。

今年收入越多,明年各部落就能获得更多的稻种,改造更多的稻田种植更大的面积。

因此对于帮助刺叉族改造稻田的工程,各部落都非常积极主动。

劳役不劳役的无所谓,主要是帮忙的同时,附近这些部落也都会学会改造水田,明年种植水稻就会更有经验。

接下来的两天,徐晨视察了拱火族附近的窑厂、砖瓦厂、木材加工、木器加工和石器加工等工坊,然后又视察了染坊、制衣厂、武器制作、仓库等王城项目,又专门去军营呆了半天,检查训练情况,抽查文字计算,又上了一节文化课。

又过了两天,徐晨正在拱火族召集几个部落精通藤编的工具人学习竹编技术,出发去羽公族打听盐矿消息的莫带人回来了,于是徐晨便丢了编了一半的背篓,赶去河边码头。

“晨嘎,消息打听到了,的确是发现了新的盐矿!”

看见徐晨,刚从船上下来趟水上岸的莫满脸激动的大声嚷嚷。

“到底是什么情况?”徐晨想知道的是更详细情况。

莫赶紧从挎包里面拿出来一张麻布地图,徐晨接过打开看了几眼,然后看着一群人晒的满头汗水的样子,指着旁边以前修桥搭建的凉棚说:“先去凉棚休息一下慢慢说!”

“好!”

莫带着一群猎人走进凉棚,有人取下斗笠,有人脱掉衣服,还有人拿起葫芦喝水。

徐晨将地图铺在一张简陋的木工案板上。

这是一幅乌龙江东南岸的简略地图,除开大致标注了羽公族几个分散的部落之外,另外还标注了几条河流和山脉的走向,而在距离羽公族东南方向一个叫休族的部落附近,标注有一个三角形位置。

“晨嘎,这里就是盐矿!”

莫擦着黝黑的脸上不断滚落的汗珠子,满脸激动的指着三角形说。

徐晨用手来回拃量了几下,根据他传授的地图绘制规则,发现这个盐矿位置的确很远,偏离蒙族盐矿往东南方向至少在八十里之外,距离最近的那个叫休族的部落,估计有上百里。

在乌龙江南岸,都是那种交错纵横的低矮山岭和河谷,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毒蛇猛兽横行,莫说上百里,就算十多里都没有猎人敢随便深入。

当初蒙族和盐矿也只隔二十里左右,但上百年都没办法占领盐矿。

一是环境恶劣不适合他们生存,二就是当地的南蛮部落非常野蛮凶残,无法彻底干死对方,那就要承受无穷无尽的袭扰。

这个盐矿距离羽公族最近一个部落都有上百里,若不是刻意的去打探寻找,估计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可能发现。

也就是说,羽公族这几年的确一直都是按照他的指示在寻找盐矿,只是地广人稀环境太过恶劣,这种打探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