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殷商玄鸟传 > 第一三零章 开业大吉

第一三零章 开业大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姜子牙活了一百多岁了,一眼就看穿了姬诵的行径,忍不住翻白眼。

自己这个外孙,还需要成长啊!

这景如松是箕子嫡系中的嫡系,你还想策反他,怕不是痴人说梦?

今天前来参观的人特别多,为了吸引客流,还在入口处摆了几个哈哈镜。

许多人透过那面奇怪的镜子,看见自己变得奇奇怪怪的模样,无不惹得哈哈大笑。

这种奇葩镜子曾经是后世商场吸引客流的法宝,不过在胥余生活的年代,早就被淘汰了。

但胥余还是把它拿了出来,事实证明果然很好用。

镐京的居民们排成了长龙,就为了能在那面镜子前做几秒钟的鬼脸。

等他们进了商店,看着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一个个眼都花了。

这些商品真是太精美了,比如大家家里平时用的陶器,都是灰不溜丢的,但是商店里的呢,白的如玉,绿的似翡翠,上面还有精美的花纹,花鸟虫鱼,各种样式都有,看得大家眼花缭乱。

还有各种各样的布料,织得绵绵密密,摸上去舒服极了。

还有菜刀,光亮耀眼,导购员介绍,嗯,那个小姑娘自称是导购员。这菜刀是用不锈钢制造的,就算用上十年,也不会生锈。这……一听就感觉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啊。

果然,价格都很贵,贵得让人望而兴叹。

这里面最便宜的商品,是一个小小的陶瓷酒杯,也值一两银。

当然还有一些论斤称的,比如雪白的盐粒,晶莹的冰糖……

这些用铜也可以换到,一斤铜可以换一两盐。

贵就算了,他们还不收贝币。

贝币,是商周时期普遍使用的货币,它是一种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的贝壳。

由于它大小适中、携带方便、易于计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社会的形成,天然贝就逐渐成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后世说一个东西有价值的时候,常说这是个宝贝。宝贝宝贝,就是宝石和贝壳。

不过,胥余认为这东西毫无价值,所以拒收。

至于宝石,那还是收的,宝石收回去,雕琢一下,做成首饰,就可以十倍价格地卖回去。

不过贵归贵,但是贵得有道理,因为这些东西,全都是好宝贝。

购物是人的天性,许多人都忍耐不住,一咬牙一跺脚,买上几样。

由于金银铜不是每个人都有,所以大家想去商店买东西,就只能先用自家的贝币去换取这三样贵金属。造成的后果就是金银铜兑换贝币的比例越来越高,贝币越来越贬值,没过几年,就被淘汰了。

周天子等人当然是走特别通道,景如松将他们引进贵宾厅。

贵宾厅在二楼,用大片的落地玻璃采光,西周君臣们已经知道这东西叫做玻璃,不是水晶了。但是第一次看见半面墙这么大的玻璃,还是觉得很震撼。

窗户上挂着白色的棉布窗帘,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来,变得异常的柔和。

景如松请大家在茶几前落座,便送上零食水果和冰凉的格瓦斯。

姬诵在主位坐了,几位大臣都在下首相陪。

其他地位低一些的就都在稍远处坐着,好在地板上铺着松软的羊毛地毯,周人又习惯了跪坐,也没什么问题。

这房间并不大,挤了几十人,居然并不热。要知道,这可是九月!

很快,姬诵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四处看了看,并没有看见用来盛放冰块的“冰鉴”。忍不住问道:“你这房间,为何如此清凉?”

景如松来到墙角处,指着一根铜管说道:“陛下请看,这是一根铜制的管道,里面中空,每个房间都有,它们和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