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逆天换明 > 第三百二十三章 袁督师之忧

第三百二十三章 袁督师之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太极皱着眉头,轻抚着下巴,觉得范文程的猜测很有道理。

对于绕道入关的担忧,毛文龙显然要比其他人更重。在努尔哈赤在世时,他就多次向朝廷上奏,要朝廷提防。

对于毛文龙的示警,皇太极并不是很在意。

他派进大明的谍探  探悉的情报让他知道,大明朝廷根本没有提高警惕,作出针对性的准备。

比如蓟镇,该裁兵还裁兵;其他军镇,该欠饷还欠饷。这导致大明京畿的军队不少,但战斗力却很差。

而后金军队,连大明的边镇精锐都不是对手,又何况这些粮饷不足、斗志薄弱的内地军队。

所以  皇太极对于绕道入关后的作战已经有了比较具体的计划,并不是很担心。

但南关失败后,皇太极就不得不重视东江镇对于辽沈的威胁。东江军突然发动进攻,且又获胜利,就更让皇太极感到忧心。

很明显,在南关之战后,东江军应该是巩固地盘,休整补充。后金能获得的资源渠道匮乏,东江镇也没有得到明廷多大的支持。

可只过了这么短的时间,东江军就转守为攻,还是大规模的作战,这不得不让皇太极和范文程考虑到背后的深义。

显然,毛文龙通过此次主动进攻,就是要显示东江镇的实力,警告皇太极。你要是敢绕道入关,我就捣你老窝。

只是牵制和袭扰,皇太极并不太在意。但东江军有攻城拔寨的实力,就不得不让他心生忌惮。

“从人口和兵力上来看  我大金占据的辽东确实是太大了。”皇太极缓缓说道:“特别是东江镇有了攻克城池的实力  整体的布防就需要作出调整。”

分兵防御是后金现在的策略,倚仗着战力凶悍,也欺负东江军装备简陋,攻坚能力虚弱。

但现在就不同了,东江军也特意显示出了这样的能力。不想被东江军个个击破的话,防御布署就必须进行改变。

范文程暗自苦笑,说道:“汗王所言极是,重新布署,也是为绕道入关做准备。”

话不要说得太透,皇太极也明白,随着东江军实力的提升,依靠几万人马,已经不能把广大的盘守得严密稳固。

辽沈作为后金统治中心的地位不能变,同时,沈阳也将是绕道入关的出发点,主力集结于辽沈,是不能更改的布署。

沿海地区已经放弃  现在又要收缩防线。至少,要收缩到凤城  把镇江堡和宽甸地区暂时弃守。

东江军要攻打凤城  就要深入陆地,这可不是从鸭绿江登岸,几里或十几里就能到达的地方。

而凤城离辽沈更近,从辽沈出动人马,不管是增援,还是反击深入陆地的东江军,也更加方便快速。

至于镇江堡,正如郭大靖所想,东江军的重心已不在皮岛,转移到了辽南,那驻兵防守或监视,也没多大作用。

“显然,这是东江军抓住了我军防御的弱点。”皇太极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还是我们反应慢了,没有及时调整布署。”

范文程躬身说道:“情报方面,对于东江镇,实在是难以及时获取。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我大金国没有水师。”

东江镇的地盘比较特殊,金州在辽东半岛一角,其余的都是岛屿。谍探可以装成逃人混进去,但要送出消息,却很难,必须要用到船。

可东江军的调动却可以利用水师,从辽南到辽东,使得建虏很难提前获悉。

就象这次镇江堡作战,说是奇袭也不为过。大批军队突然从入海口沿鸭绿江北上,不过一天时间便到达了镇江,建虏完全没有防备。

但这也是很难弥补的缺陷,正因为要增加预警时间,建虏才放弃了沿海之地,在比较深入的陆地建起了防线。

当然,这也有人口少,兵力不足的原因。

反过来说,东江镇对于后金的渗透,对于情报的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