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殿下 > 第368章 之三四

第368章 之三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殿下

正文第三六八章

有关渤海国的奏章是辽北守将杨大将军带回朝的, 太子册封大典在五月,杨大将军身为守边大将,受召回朝参加太子的册封典礼。

内阁讨论后, 还是决定让辽北以守关为要。

倒不是因为内阁爱好和平, 而是在渤海国内乱之际,一旦大军入侵很可能会转移渤海国诸王乱政的大好的局面,导致渤海国一致对外。

内阁的打算是,先让渤海国自己乱呗,越乱越好,等他们乱完了, 国内必然消耗极大。到时再跟渤海国论长短。

哎,其实朝廷对渤海国本身兴趣不大。

他们国土不大, 土地贫瘠,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冷的要死。这种地方就是打下来, 能为朝廷带来的收益也有限。

但渤海国艰难的生存环境也带来了他们体形彪壮、生性好战的特征, 而且, 渤海国出现了一任寿数极长又英勇善战的国王, 就是刚死的老王。这位王在位期间, 不断吞并周边的小部落, 渤海国国力迅速增强,屡有南下犯边之举。

用史太傅的话说, “对我朝的繁华富庶简直垂涎三尺。”

史太傅将内阁制定的策略告诉荣烺,荣烺倒是挺理解渤海国,“将心比心,谁不想要个土地肥沃、气侯适宜的地方。”

“这是他们地方吗?就敢觊觎!”史太傅很看不起没啥文化的渤海国, “一群只知烧杀劫掠的野人。”

“我听说渤海国有位年轻将领极为出众, 史师傅你知道这个人么?”

史太傅思量着, “说的应该是渤海先王的小王子吧?听说这位小王子是最善战的,割据了渤海国最大的一块地方。”

“现在坐王位的是哪个?”

“他们四人分别独自称王,谁也不服谁?要以王都论,占领王都的是大王子。”史太傅摇头,“这些不懂礼教的野人,没有规矩就致动荡。”

荣烺以前学过藩国的历史,她说,“我记得渤海国也有立储的规矩,渤海先王怎么没立储啊?”

“必是几个儿子都有不满意的地方。”史太傅一撇嘴,“随这群野人去吧。越乱越好。”

“也是。”荣烺很赞同史太傅的观点,连同内阁的决议,她认为也是最合适的。荣烺换了话题,问,“阿史大婚的吉日定了没?”

说到长孙女成亲的事,史太傅笑,“穆翰林去庙里算了三个吉日,一个六月的,一个八月的,一个十一月的。我瞧着六月太热,十一月太冷,八月正好,不冷不热还是佳果丰盈的时节,就定下了八月。”

时下大婚都是如此,男方合着双方八字到庙里测吉日,要测三个吉日,供女家挑选。待女家定下日子,男方就可以开始准备婚礼了。

荣烺打趣,“都孙女婿了,还成天穆翰林穆翰林的。史师傅你就是太拘泥了。”

“在宫里自然要尊官称的。”史太傅一本正经的讲着礼法,自己也笑了,主动说,“待请帖制出来,我亲自带给殿下,到时还要请您过去热闹一遭才好。”

“你就不给我请帖,我也要去的。”

颜姑娘史姑娘在荣烺及笄礼后就出宫去了,她二人皆早定亲事,若不是给荣烺做伴读,估计成亲的日子还要更早些。

荣烺还有件事问史太傅,“你们内阁现在怎么选人的?姜驸马德高,秦太师位高,郢王算哪边儿的?他论才干辈份,哪样比得了楚王?怎么让他做副使?宁可让楚王去做!”

史太傅没想到荣烺会提到太子册封礼的正副使,他先是一愣,难掩落寞,“这是陛下点的。我们都说郢王有些不合适,陛下说楚王上了年纪,怕他撑不住,就这样定了,也只能如此。”

荣烺看着史师傅神色暗淡,明白史师傅的失落,太子册封大典一正使二副使,按理轮也该轮到史师傅一个的。

无他,史师傅是皇兄的启蒙先生,中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