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魏芳华 > 第五百六十三章 追悔莫及

第五百六十三章 追悔莫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羡溪南岸,我军使用了各种计策。先是诱敌深入,沿路丢弃财货迷惑贼军,欲使轻敌。次日择地利突然反击,又有水军之利;我带精兵从水上包抄,且大张旗鼓在腹背乱敌军心……这番大战,我们是妙计频出,倾尽全力,可还是遭遇大败!此非大将军之过,实乃敌将秦仲明太厉害了。”

诸葛恪已经明白了丁奉的意思!他琢磨了一会,自己从小就很受皇帝喜欢,此役虽然大败,但只要不是自己作战不力、而是敌人太强,在皇帝面前还是有生机的?

当然还有一个重中之重的注意!今年在淮南采取攻势,曾是皇帝的主张,绝不能把战败的责任、牵连到皇帝身上。战败的原因全在

丁奉这个五大三粗、识字不多的人,其实颇有谋略头脑。丁奉本是陆逊的人,投奔了诸葛恪之后,即便遭遇巨大挫折、还是没有立刻背叛,而是积极地出谋划策;此时诸葛恪不禁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当然此役丁奉也脱不了干系,至少在东关的部署,诸葛恪便完全听从了丁奉的建议。

不过诸葛恪自己打的战,心里当然有数。若是真诚地看待此事,丁奉自当不是主要责任,问题还是他诸葛恪!

因为丁奉之前说什么、要拿秦亮做垫脚石,并在魏军冲上东兴堤之时,主张与魏军大战;一切主张,都是在与秦亮交手之前罢了。

而诸葛恪是在东关大战不利之后,才犯下的决策大错。连不知者无罪的借口、也是谈不上!

诸葛恪再度转头、看了一眼身后,不动声色地试探道:“羡溪那一仗,或许不该打的?”

丁奉沉吟不已,不置可否。

过了一会,丁奉才道:“马兵抵达战场之后,一时间的机动很快,有时确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比战船好使。”

“唔……”诸葛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当然还不止这个原因,秦亮军的战力、军纪、战术都堪称精锐,正面步战时吴军也要差一些。

那些山越精兵,就是诸葛恪亲自训练出来的。诸葛恪当然明白,治军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仿若那些舞姬,上台那一会表演得好不好、自然要看临场发挥,但还有更重要的地方,便是观众看不见的平时训练!在军中则是如何编制行伍,如何激励将士,如何训练战术,如何保证饮食充足,都会在战场上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丁奉提到的忠武侯诸葛孔明,也是擅长治军,而且还擅长理政、外交,可谓全才。汉国国弱民少,忠武侯也没太多震惊世人的斩获,但他就是能在西线压着曹魏打。

刚才丁奉拿秦亮比忠武侯,此时诸葛恪一寻思,其用兵气度还真的有点像。毕竟能让丁奉这样自视甚高的人、说话变得保守起来,绝不能只靠运气。

诸葛恪年少成名,经历大小战役无算,哪能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东关大战半日,一出手、诸葛恪就知道有没有了!

但直到现在,诸葛恪才终于懊悔不已,追悔莫及!如果光阴能够倒流,他当时其实是机会脱身的阿。

东关大战结束,天已经黑了,夜色能掩护大军顺利脱离战场,此乃天时。往东走十来里,便能到羡溪,循着羡溪东下,还能找到城池据点稳住阵脚,此乃地利。当天吴军根本未遭击溃,各部都保持着队形和战斗力,不经历一场大战、不可能溃散,此乃人和。

如果诸葛恪当机立断、直接放弃此役,败局避免不了,东关、濡须口等地丢失也没办法,但损失不会如此之大。

最起码他辛辛苦苦多年积攒下的数万山越兵,不至于一天之内就损失大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