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雍一小兵 >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手好棋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手好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晋嵩没能守住伊阙关,龙门镇的大火将伊阙关内的豫军士气一扫而空。晋嵩坚持了不到三日就彻底丢掉了伊阙关,王镡带着大军进驻伊阙关。

然后就开始修补伊阙关,将亲卫师驻于关内。同时在伊阙关周围布置营地,将第一军置于龙门镇。第二军则派出北上进攻王城和谷城,第三军则置于伊阙关外的龙门山上,将晋嵩原来不知道的防御工事利用了起来。

六月的夜,星河明亮,夜风呼啸,黑色的树影在风中狰狞,马蹄声隆隆作响,大道上只有月光,尹鹤带着第二军,没敢点火。

尹鹤看着远处,心中慌乱未定,树林远处是一片麦田,麦子在夜风中微摆,他们是抄小道到这儿的,穿过大片麦田。

北上时,王镡吩咐要尽量不扰民,百姓的田地不能踩踏,百姓的房子不能烧,百姓的牲畜不能抢,但这时候也顾不得了。

尹鹤亲自带着一千多名第二军甲骑,负责断后,第二军其余的兵马已经往伊阙关去了。

尹鹤此时惊魂未定,但毕竟是老将,经验丰富,知道这种时候不能一股脑地往伊阙关逃,要是豫军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就麻烦了,需要有人断后。

断后的任务很危险,很可能一去不返,在这样人心动乱的时候,只有将领断后才能让全军安心,断后部队不至于溃逃,保证全军安全。

当初冀国同倭军大战,冀国大将张朗偷袭不成,让全军退后,他自己亲自带兵断后,使得冀军能安全撤退,那样的胆识和本事也令唐军将士印象深刻。

而且对于这次失利,尹鹤心中有愧,王镡给他的任务是向北挑衅函谷关下的魏华,诱敌深入,随时可以后退,让出谷城。

所以他连城都没入,而是在城外扎营,为的就是方便撤退。

同时派出前锋一都往北,在函谷关南面十余里,负责查探豫军动静,一旦前方有动静,豫国大军南下,他们第二军稍作抵抗,随后立即掉头往南,向伊阙关方向撤退。

但没想到的是派出的前锋将领玩忽职守,被接连的胜利冲昏头脑,自大到不把豫军放在眼里,竟在函谷关以南驻巡时,为图方便直接把营帐扎在大道边不远处,中午因为造饭还没派出斥候。

以至豫军突然南下突袭他们,当场上百人被俘杀,其余人大溃,之后豫国大军没有丝毫犹豫,紧追不舍,跟着他们屁股后面一路追到谷城南面。

待北面残兵刚逃回大营说了大致情况,河对岸的树林和田地间已经出现大量豫军身影,长长的数里河岸线上到处都是,人数多少难以估计,但肯定是多于他们的。

于是他想也没想,立即下令全军南撤,自己带兵断后。

同时尹鹤立即派人去联系东面的苟岸厉,因为他猜测豫国一旦进攻,很可能兵分两路,分别进攻最前方的谷城和王城,谷城落入敌手,那苟岸厉那边也危险了。

尹鹤率众人在大道上缓慢撤退,一路提心吊胆,谨防后方追兵,夜里不敢点火,只能借着月光星光走路。

到下半夜,人困马乏之时,尹鹤终于可以确定豫军没有追来,下令众人全速往伊阙关方向撤退。

天明时,又累又困的众人终于到达伊阙关城下唐军大营,验明身份入营后,纷纷倒地就睡着了,连尹鹤自己也靠着马厩旁的草垛就睡了。

当天晚上,伊阙关下的唐军营地内,王镡一直没有睡,等着尹鹤的消息。

后半夜,也有传令兵急匆匆半夜赶来向他汇报,尹鹤部大部分已经退回伊阙关,谷城再次被豫军占据。

松了口气之后,王镡立即叫来传令兵,吩咐道:“立即从西面去王城,不要走谷城那边,告诉苟岸厉,从东面往伊阙关方向撤退,不要走谷城到伊阙关的官道。

记住,一定要快,豫国大军已经占了谷城,如果他们不知情,往谷城方向撤退就全完了,苟岸厉大军生死全看你们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