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就是昏君杨广 > 第353章 江都兵学

第353章 江都兵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近六百万头羊被平分,江都几乎人人都有所得,这份大礼,对于升斗小民来说,不可谓不重!

朝臣们一阵熙攘,“陛下圣明!”

杨广看看李贺,这位集李春,云定兴二人所长的新一代大匠,笑眯眯开口,“大船造出多少了,什么规模?”

这次大战,已经尽显水军实力,但同时也看出他们的数量不足。

主要还是受大船限制,解决了牛羊,他就要给大船制造撑腰了。

李春欠身,朗声开口。

“回陛下,暂时生铁充足,已经造好五艘大船,目前生铁储备,还够造好十艘,与苍鹰舶一样,是八千石大船,说来惭愧,微臣只是仿照了宇文前辈的手笔,稍微改进一下,方便火器运用!”

杨广点点头,大隋强盛时,各个码头停靠的海船接近千艘,可惜都被乱匪糟蹋了,纷纷拆了大船,制造武器,真是败家。

“李贺造船有功,擢银青光禄大夫!”

又看看李贺,“术业有专攻,一术在身就好,未来的大隋第一匠,切不可辱没了你父营造赵州桥的威名!”

李贺跪拜,“谢陛下隆恩!”

他明白,匠人的地位,要进一步提上了,否则他一个工部侍郎,怎么可能做到银青光禄大夫。

他父亲造了赵州桥,也终究只是一个行宫副工兼而已。

杨广笑了笑,“起来吧。”

看看朝臣,“未来说得生铁,全部用于制造大船,恢复大隋旧日水军,所得铜矿,不再开铸铜钱,全部用于火器制造,铜钱,有市面上流通的这些就够了!”

这是他的计划,水军大成,江都就可以肆意劫掠,打仗打的就是家底,没了就去抢!

虞世基有些发懵,他毕竟是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财,铜,就是钱,想着直接用钱去制作火器,心里一阵绞痛。

这不是败家吗。

这不等于用钱去砸人吗!

想了又想,“陛下,虽然金银钱已经得到认可,但暂时还只限于江都地界,商客流转江陵,需要的还是铜钱,或者财宝,这乱世里,百姓还是更认可开皇币。”

杨广明白他的意思,但他不以为意。

公平通商,靠的是对等的实力,终究是拳头说话,没有拳头,哪有公平通商。

摆了摆手。

“无妨,等水师新军成立,江陵通商,水军同行,来护儿老帅在挂帅几次,江陵自然肯认我江都银钱,江陵认可,银钱就会把巴蜀流通,终究流转长安,我大隋银钱,通一角,而通天下!”

虞世基愣了愣,看来陛下是要用大炮打开江都的商路了,不过对于江陵,大势在手,自然可以任意揉捏。

江陵朝廷敢不认江都银钱,那就新仇旧恨一起算。

而且他江都也不是明抢,只是通商而已,金银只是方便中转,不必以物易物,同样会有大量物资留到江陵,尤其是他们的细盐,白宣纸,白砂糖。

想通了一切,欠了欠身。

“陛下圣明!”

杨广笑了笑,“这次高句丽之行,也解救了一群当年老卒,还有辽东的民夫,但他们已经身体残废,无力耕作,人数十万众,这些人,全部按照士卒待遇,我江都奉养他们!”

虞世基心念急转,这是又要败家了?

不过只十万人,还好办,江都养得起!

虞世基欠了欠身,“老臣遵旨!”

杨广摆摆手,“这些事,用不着你一个尚书左仆射操办,甚至用不着我们的小诸葛,户部着人办下就行,另外还有一批,来自吴兴,是当年隐华会的一支,几万人而已,江都一块接了。”

这批人,不是奉养,接了,就是接受民众,让他们在江都生活,老弱可以做些手工养家,孩童也会慢慢长大,成为大隋的一员。

虞世基还没有反应,裴蕴却当即站了出来。

“陛下,此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