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就是昏君杨广 > 第393章 碎叶疑云

第393章 碎叶疑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广的大军在宿州安营,帅帐中一片春色。

跟他的逍遥快活相比,遥远的大隋边陲,大隋最辉煌时的碎叶军镇,却出现了一支衣衫褴褛的骑兵,足有五万之多。

他们各个满面风尘,胡须老长,面色被晒得黝黑,但依旧斗志昂扬。

为首将领头带金盔,面色刚毅,看着漫天黄沙,和远处依稀可见的村落,横刀一挥,割断了长长的胡须。

“本王,终于重建天日了!”

正是一代枭雄,李二。

在颉利可汗的资助下,他们里应外合,灭了处罗可汗的牙帐,得了大批战马物资,又不愿被颉利可汗裹挟,带着大队人马,穿过黄沙,远走西域,直到曾经的碎叶军镇。

这里是大隋最西的疆域,有伊吾郡,高昌国,聚集着大量西迁的汉人。

碎叶军镇就在不远处,管理着西域数十小国,各色人种,波斯人、粟特人、吐火罗人……

但现在碎叶军镇,早已经烟消云散。

军镇几万人,没有大隋的支持,再无力管辖几十小国,在西突厥的挑拨下,几万人,被各国组成的百万联军打散,最终被离军镇最近的,西凉总管李轨,彻底消灭,成了冤魂。

李二回身看了看众人,都是一路跟他,南征北战,忠心耿耿的手下。

李孝恭,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柴绍,李叔良,李神通,温彦博,李奂之,盛彦师,李靖,张亮。

“诸位,计将安出?”

房玄龄拱了拱手,“殿下,路上我也一直在想,我们被那昏君偷梁换柱,到了碎叶,何不也借着隋军名义,来一招借尸还魂,重建碎叶军镇!”

温彦博想了想,“殿下,借尸还魂,此计可用,按颉利可汗消息,西域小国,毁了碎叶军镇,最终却是各自乱斗,我们以隋军名义,重建碎叶,恢复秩序,让他们为殿下所用!”

张亮点点头,“现在的西域胡国,秩序大乱,他们肯定开始后悔,此时我们出现,正是时候,但原先反隋的各国国王,一定心存疑虑,还要想个办法,将这些国王一网打尽!”

李奂之也拱拱手,“没错,这些国王名义已定,不可能再贴向大隋,否则以昏君的霸道,他们必死无疑,只有将他们灭掉,扶植各国的副王上位,才能为我等所用!”

杜如晦取出个斑驳的地图,“我们现在对碎叶情况一无所知,颉利可汗没安好心,不用理会他,当务之急,是找到汉人之国,高昌国,问问情况,再想办法!”

杜如晦拍板,李二也不再犹豫,一挥手,“走!”

五万大军,按着古地图弯弯绕绕,一路抢劫着军粮,避开各国城池,一路骑行五天,终于到了高昌国。

大业五年时,杨广大军西进,西域小国,凡有抵抗者,全被宇文述灭国,剩余西域小国纷纷臣服,从此向大隋称臣。

杨广打击山东士族,同时也想充实西域汉人人口,方便汉人势力,将大批山东门阀迁徙到了高昌国,让这个西域胡国,变成了汉人之国。

高昌国王姓曲,已经没人知道他原先的名姓,只知道他是被杨广赐姓曲的,取代了原先的高昌王,成了高昌真正的统治者,也让西域,有了一个汉人的国度。

得知有大队的骑兵赶来,他惊慌不已,亲自登上了矮小的城头,看着前方骑兵,全部突厥战马,又是汉人,这只有一个可能,隋军回来了。

“快,开城门,这不是西突厥人!”

高昌国王兴奋的大喊,被迁徙来时,他心里恨极了杨广,恨极了大隋,将他们这样一大家族,扔到了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可碎叶军镇灭亡,周围都是胡人,他却惶惶不可终日,他知道,那些胡人乱斗,抢夺完西域的统治权后,就是他们高昌国灭亡的时候,他也一直在暗中操练兵马。

但现在,他看到了希望,这是五万大军,当年宇文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