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神鹊 > 134.赵丽做慈善

134.赵丽做慈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最后都在两家公司庞大的资金和上层人脉的压力下不得不委曲求全,要么求得一点残羹,要么偃旗息鼓,另开炉灶。

还有一些人看到瑞丽和海达扩张得如此迅猛,冷眼旁观,等着看笑话:你扩张的这么急,资金链早晚撑不住,看你哪一天倒闭!

他们不知道的是,各地银行对瑞丽和海达的到来是又喜又怨。喜的是两家企业资金雄厚,发展良好,不怕贷出去的钱要不回来。怨的是人家根本就没有贷款的意思,玩的全都是自个的钱,这些钱存在银行里,银行还要付给人家高额的利息。一些银行行长暗自哀叹:你不带这么玩的啊,咋不按咱的套路来呢?很多企业到银行求爷爷告,奶奶地乞求贷款,到了瑞丽和海达这儿,银行腆着脸上门求人家贷款,人家不要。

不光是银行憋了一肚子酸水,债券公司和投资基金公司对这两家企业也是恨爱交加:如果鼓动两家公司上市,他们肯定能赚的盆满钵满。哪知道问了之后,人家干脆利落地拒绝了,说“我们不差钱,不需要融资。”

这话一传开,就有人偷偷地给两家公司算了笔账。两家公司短短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投入的资金上千亿,其中却没有一分钱的贷款,这些钱是从哪来的?不行,要查!一查之后就发现了两家公司的合作方:腓特烈家族。

腓特烈家族行事低调,达不到一定层面的人对这个家族知道的不多,而达到一定层面的人对这个家族的了解也是朦朦胧胧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家族很有钱。

“原来如此!怪不得人家口气这么大呢,背后有大鳄支持呢!”调查的人得到这么个结果,自以为弄明白了两家公司的资金来源,赞叹一番,悄悄滴羡慕嫉妒去了。

其实,腓特烈家族对瑞丽和海达投入的资金并不多,只是意思意思表示了一下合作的关系,绝大部分资金来自周扬和赵丽。

周扬现在是网络之主,又有预知能力,要弄钱,只需动动意念,就可以在股市和期货市场随随便便扫个几百亿美元。当然,出于护短心理,他从不在国内弄钱,割的都是外国“韭菜”,外国韭菜香啊,又脆又嫩,又有嚼头。

常言道,树大招风。李涛的海达集团所到之处,按照周扬的要求,只赚取百分之五的利润,所以房价定的很低,而且还是现房销售,没有公摊面积。这一举措受到了当地人们的热烈欢迎,却招来了当地房地产商人的厌恨。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这些人明的争不过李涛,就想来暗的。

吴越省临安市的房价五年来像坐了火箭似得一路飞升,从六千多涨到三万五一平米,养肥了银行、几个房地产商人和中介公司,却掏空了老百姓三代人的钱包。就在这些人开心地分享房地产盛宴的时候,海达集团来了。

临安市的房产商对海达公司的不按“规则”玩早有耳闻,听闻海达要来,一面惊呼“狼来了”,一面暗中合谋联合起来想方设法对付海达公司。

这几年随着房地产开发热潮,临安市内的主要地段基本上都开发完了,现在正向城边和城乡结合部发展。虽然离市中心远了点,但因为人口的增加和交通等配套设施的完善,这些区域的价值提高了不少,几个实力雄厚的大房产商早就瞄着这一块了,而且暗地里已经分好了地盘,一旦市政府规划完毕开始招商,便开始动手捞金。

终于市政府发布了公开竞拍信息,几个房产大鳄摩拳擦掌地扑了过来。原本他们以为这几块地可以十拿九稳地拿到手,突然半路上杀出来个“程咬金”------海达公司来了。

这些大鳄们对海达公司早有耳闻,但对海达的底细了解的并不多,知道海达集团的主要业务就两样:房地产和化工。化工方面,海达已经垄断了东海省的市场,却没有向外扩张;房地产方面,海达前几年都是小打小闹,前年突然开始急速扩张,一出手就拿下了东海省百分之七十的县城市场,一跃成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