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巴垸 > 第一百章 小姑的千金岁月

第一百章 小姑的千金岁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小姑最喜欢吃火坑砂罐煨的豆食,小小褐色的砂罐装满了豆食,放点尖辣椒加生姜,生抽。放在火坑里里烤,直烤到砂罐里的豆食扑扑腾地咕噜咕噜响,直烤到一丝豆香从砂罐里飘出来,沁人心脾。豆食是一种举世闻名的腌菜,豆子经过煮熟霉过之后,晒干放进坛里形成。加点香菜,在火架上一煨,香飘满屋。

还有锑锅蒸的米饭,白花花的透着稻谷香。烤火的树兜大大的,火燃得旺旺的,火架子架在火坑里,锑锅放在火架上,大米放在锑锅里蒸,从锑锅里冒出丝丝热气,冒出丝丝草木香气与饭香气,特别的好吃,好闻,好馋人。

故河口的每户农家的屋旁屋檐下,与厕所里,都有存放的大树兜,专为冬天下雪烤火用。下雪了,人们整天围着火坑烤火,烧开水,烤红薯,烤香肠,烤糍粑,烤饭菜,饿了就烤熟了吃,吃饱了原烤火,看雪。男人们依旧打瞌睡,女人们依旧纳鞋底,孩子们依旧烤着腊肉腊鱼……营造一幅遗落在时光长河里绝美的农家恬静安然的生活图景,如千古海市蜃楼。

原始温暖的一切,留存在孩子们长大的心中。

故河口的冬天特别冷,雪特别厚,冰也结得特别厚。小姑常带着姐们去水浃里滑冰玩。裹着厚实的头巾,穿着厚厚的棉袄,迎着北风,将小脸吹得通红。就小姑的千金岁月,是个平和温暖的年代,即使大雪也丝毫感觉不到寒冷。下雪天似乎也不大冷,因有大树兜,有火烤与火锅吧。

下雪,故河口的各个角落不断飞翔的野味,随时可被农人逮住。虽不及故道冰层的水鸭成群,终究还是丰富的。野兔,野猪野狗,斑鸠麻雀,一到冬天,逮捕它们成为孩子们雪天里最好的运动。也成了孩子们与动物之间的游戏与搏杀。

黄鼠狼夹,弹簧,剑,弓,等,就产生于这种劳动中,人类起先都是这种游牧人的游牧文化,渐渐进化发展到今天的农耕文明。小姑的千金岁月充满了人类游牧文化时期的味道,也夹杂着农耕时期的文明。

小姑还喜欢大雪天里在家推磨。磨豌豆,豆浆,米浆。

脚盆里泡着豌豆,豆子,大米,泡好了,等到二天里泡软了粮食,然后用磨子磨出来。米浆做炸粉子,豌豆浆做豌豆腐,豆瓣酱,豆子做豆食。都是好吃的菜。小姑推磨,姐们就屁颠屁颠地跑去帮。吱嘎吱嘎的磨单子拉着磨盘转动。小姑与姐们一起推着磨,唱着歌,十分的欢快,一派喜气:

儿童推磨磨,转圈追哥哥。姐姐推磨磨,原地踩窝窝。

叔叔推磨磨,磨面蒸馍馍。婶婶推磨磨,碾米下锅锅。

闺女推磨磨,爹爹摇箩箩。老汉推磨磨,自己找乐乐。

呵呵呵……

呵呵呵……

欢声笑语从祖母的厨房传出来。磨炒熟了的干豌豆,是为晒酱用,做豌豆粉,一磨就是一脚盆,装几大坛子,把酱当作饭吃了。

磨豆子除了做豆食,还打豆腐,要过年了,要备点年货。打豆腐,就有豆腐膏子吃,加点白糖,清香甜口,是很美好的享受,一年中难得的一次。

磨米浆除了做炸粉子,还发发巴子,发巴子白花花的,有着外婆家的香甜,也很好吃。发发巴子在特别时期,夏天收割早谷子之后,是最为劲的农家小吃,飘荡着母亲的气息。冬天温度低,发巴子难得发起来,该是家有孕妇与病人时。

小姑最不喜欢磨的是糟谷子。放酒后的稻谷,空壳,磨了用作养猪。乡下称之为糟谷子。那时养猪没啥粮食吃,就吃糟谷子。一勺子糟谷子一勺子水,一磨一大缸,加点青菜,吃个四三天,吃完了再磨。一担糟谷子从槽坊担回来得三块钱。我的一个远方叔叔陈兵武在窑厂开小小槽坊,凭关系才可挑到两担糟谷子。

由此,多半时间,祖母家的磨子磨的是糟谷子。小姑磨的也是糟谷子。猪的肚子特别大,因喝了太多糟水。一年到底,长不到两百斤,杀了,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