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贞观三百年 > 第645章 639 认知

第645章 639 认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舒甲睡了一个好觉,跟郭威比起来,他没有那么极其旺盛的精力,甚至还不如王角。

这两人是典型的工作狂,不管是“劳人党”还是“大唐人民革命军”内部,比得上的都是屈指可数。

七月半,烟火气明显就多了,祭祖烧纸基本都会在这一天相对集中,不过因为杜如晦留下来的传统,倒也没有大办特办的。

湖南这边朴素,江东江西也没有奢华到哪里去。

跟湘北大乱之后的景象相比,湘南的相对稳定,反倒是要适宜一些。

永州的山区匪患还有,因为成分复杂,甘正我的剿匪策略,从来不是针对一方一地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硬关系,在广西、黔中、湖南、岭南四个地方同时沟通。

哪些土匪头子罪大恶极,哪些土匪还有挽救,这就要看传统官场和江湖上的能量。

一年多的时间,大部分土匪寨子,都顺利地接受了改造。

在没有外部援助的情况下,拼的就是对地方的熟悉,以及地方人口的支持。

“劳人党”在全国范围来看,影响力不算什么。

可是集中在湖南,那就不一样了。

土匪们即便依托有利地形负隅顽抗,又或许粮草充沛可以支撑个一年半载的,但是三四个月的与世隔绝,就足够让土匪们绝望。

而每当“大唐人民革命军”在前方获得胜利,消息传到湘南,都会让土匪们的士气暴减。

无法维持队伍,不管是土匪还是军队,都会面临解体的风险。

土匪窝散伙成风,逃跑成习惯,久而久之,此消彼长之下,整个湘南、湘西、黔东南,除了几股老牌土匪寨子,基本都被定点拔除。

从战况上说,甘正我的第二军没有郭威的第一军轰轰烈烈,热度也不够,但从歼敌数和作战次数来讲,第二军是第一军的数倍。

几乎就是每天都有战斗,公审大会的烈度,比当初在湘东还要激烈。

说到底,论起阶级矛盾,湘西、湘南其实比湘东更加深。

其中不仅仅包括大地主、大资本家对佃户、雇工的压榨,还有土匪跟地方豪门对地方普通百姓的治安恐吓。

恐怖治理也是一种治理,而且基本上成为地方士绅的法宝之一。

官僚们乐见其成,倘若治下百姓不反抗,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治下百姓反抗,那只要抓几个没根脚的土匪出来,该就地正法的时候,就要就地正法。

这一套玩好了,那么湘西、湘南的地方官,就当好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无非是跟士绅们谈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每年的公粮征收额度,甚至还能通过地方治下百姓的艰苦生活,通过士绅向省级单位甚至是部堂高官那里要补助、贷款额度。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越是匪患严重的地方,民风固然是更“淳朴”,但往往也更愚蠢,普通百姓非常容易被愚弄,在其他地区的人看来,是几近蠢笨的。

说到底,就是长期压榨之下,人为地创造了一个恐怖氛围的环境社会,在这个环境这个社会用,又通过降低教育甚至是降智的方法,进一步构建奴化的体系。

当初整个湘东,在公审大会上反应最激烈的,正是安仁县的佃户,其中的道理,跟匪患严重地区,其实是共通的。

无知的时候有多么奴性,受教育之后的怒火,就有多么炽烈。

甘正我本以为自己会很快厌倦这种无聊的算计、战斗,可是每每看到无知的百姓在重新认识外界,知道外面世界变化之后的眼神,甘正我便又充满了力量。

而“大唐人民革命军”在外部热战胜利,并非只是给土匪们震慑,也不是只激励着湘西、湘南地区的政工干部、普通群众,还有他本人。

他能够亲身经历这种变化,一支队伍,一支革命队伍,由弱变强,以小变大,从少变多。

挫折虽有,却不影响信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