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一百四十章:决定华夏历史走向的重大决策

第一百四十章:决定华夏历史走向的重大决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糠咽菜成为常事。”

“生民在长期食用野生植物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故而臣弟想要编著《救荒本草》,对这些野生植物加以鉴别和分类总结,为我大明治下生民救荒所用。”

“植物”、“动物”这两个词古已有之。

《周礼·地官·大司徒》:“一日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物,其民毛而方。”

汉代张衡《西京赋》:“植物斯生,动物斯止。”

华夏自古药食同源,历代本草学的发展,对野生植物的认识和利用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和方法。

朱橚和他召集的医药学者们,正是以这些知识为基础,着手进行《救荒本草》的编著。

但《救荒本草》具有资源调查性质,其编著内容仅以食用植物为限,这一点又与传统本草有所区别。

可以说, 《救荒本草》作为一种记载食用野生植物的专书,是从传统本草学中分化出来的产物, 同时也是华夏历史上本草学从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一个标志。

“四哥, 为了编著《救荒本草》,臣弟甘愿放弃王爵,只保留皇室子孙天潢玉牒, 做一个普通低爵宗室。”

周王朱橚见朱棣沉默不语,略做犹豫后,忽然面露决然之色,接着起身跪下,恭声说道。

“快起来。”

朱棣连忙俯身扶起朱橚,脸上浮现出为难的表情,道:“五弟,不是朕心狠,而是父皇遗命难违,朕迫不得已啊!”

“四哥,臣弟愿意出海建国。”

朱橚决然道:“请四哥宽限两年,两年后,臣弟举家远赴海外!”

朱棣道:“朕现在不能立即答应你。”

“四哥!”朱橚红着眼道:“四哥是要逼臣弟去死么?”

“你说什么胡话?”

朱棣赶紧解释道:“朕犹豫不决,是因为若应允了你两年,那六弟、十七弟等人知晓后,也寻个由头,让朕允他们两三年,届时朕该如何决断?”

“若朕都应允了,三年后,他们又找个新的由头,到时候三年又三年,我等还要不要遵从父皇遗命?”

朱橚无奈的说道:“四哥,臣弟并不是故意找理由留下。”

“朕当然知晓。”朱棣接话道:“可旁人会以为俺俩一母同胞,而有意偏袒你。”

“臣弟对不住四哥。”朱橚自责道:“让四哥为难了。”

朱棣叹了口气道:“朕再想想,回头给你答复。”

“臣弟告辞。”

朱橚识趣的躬身作揖道。

目送周王离开后,朱棣喊来李兴,吩咐道:“你去武英殿偏室,从太子送朕的诸多千里镜之中,挑一个单筒手提式的,用锦盒装好,拿过来。”

不多时,李兴捧着一个长约两尺的红色锦盒,来到文华殿复命。

朱棣打开锦盒,拿出单筒千里镜,仔细瞅了瞅,又将其放了回去。

“摆驾天界寺,朕要去拜访太子少师。”

半个时辰后。

天界寺。

后山腰上的一座凉亭下。

姚广孝站在旁边,手中拿着一个可以伸缩的千里镜,正在通过千里镜观看几十里地之外的事物。

“此物高煦说过,是用一个凹镜,一个凸镜,叠加而成。看近则旋近,看远则拉远。”

朱棣的目光落在姚广孝手中的那个手提单通千里镜上,开口说道:“大师看见了么?”

“看见了,连树上的鸟儿都看得清清楚楚,仿佛就在眼前。”

姚广孝举着长筒千里镜,感慨道:“老衲有了陛下赐予的此物,岂不是成了传说中的千里眼么?”

这个千里镜作为搜索与辨别远距离目标的工具,拥有三十米以外的对焦能力,且成像清晰,乃是永乐三年式的军用千里镜。

“哈哈哈哈哈!”

朱棣被姚广孝的一句玩笑话给逗笑了,笑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