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少帝兴汉 > 第9章 北上讨董

第9章 北上讨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9章北上讨董

刘辩吩咐各部人马整顿装备,备置粮草,待春雨消停之后,两万人拔营向北,随军将领有高、秦、黄、魏、甘等将,王猛为军师,目标直指位于兖州陈留国境内的酸枣。

驿道之上,旌旗招展,两万大军蜿蜒数里,气势非凡。

在淮南一带行走了这几天,众人到达了承德县,刘辩对众将说道:“寡人听闻此间有一贤士,乃是光武嫡派子孙,姓刘,名晔,字子扬。”

走,马上去成德拜访这刘子扬去!”

刘辩只带着史阿,打听到了刘晔的住处便前往拜见,刘晔年方二十五,生的眉清目秀,身材高挑,一身儒雅气质。

只需搭上眼睛一瞧,便知道是学问与涵养兼备之人,言行举止间透着一股淡定从容。

“庶民刘晔参见弘农王殿下!”

刘辩赶紧还礼:“子扬先生不必多礼,寡人这一路上听闻你的大名,如雷贯耳。

寒暄过后,刘辩又询问起刘晔的身世,得知他是阜陵王刘延的第六世子孙,说起来和自己正是同辈,孤虽年幼,却不甘心,故而东渡长江,在吴地纠结了一帮忠义之士,今日悉闻子扬兄身怀大才,故此诚心邀皇兄助寡人一臂之力。

刘晔施礼道:“承蒙大王器重,况且同为光武后人,晔虽不才,亦愿意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刘晔又推荐二人,一个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

刘辩派人前去聘请。自从过了陈留国的辖地,进入河南尹境内之后打着本方旗号的斥候迎面飞驰而来,来到弘农王马前跪地禀报:“启禀大王,前面十里之处,联军盟主袁绍与曹操等诸侯前来迎接王驾!”

在此期间董卓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被孙坚杀了)袁绍为渤海太守,袁术为后将军、南阳太守,刘表为荆州刺史,孔融为北海相,朱儁为河南尹,陈纪为平原相,陈逸为鲁相,服虞为九江太守。

而董卓的麾下军团排位有将军级别的董旻,中郎将级别的牛辅、胡轸、杨定、董越、段煨、徐荣、吕布(吕布也是中郎将但是负责董卓的警卫工作,董卓的义子怎么会这么低呢?其实在董卓的眼里他就是一条庸狗罢了)校尉级别的董璜、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贾诩(没错贾诩就是董卓麾下校尉)

(李儒这个普通文官达不到谋士级别,还有管理军队的都督华雄)

(张辽这时只是一个军官董卓死后才做到骑都尉)

看完情报之后刘辩觉得刘、曹、孙之所以能成事,是因为他们有知人之明,如果董卓把贾诩当作心腹谋士留在身边,把张辽当作护卫培养,也不至于输的一败涂地了。

联军大营南方十五里,旌旗猎猎,迎风招展,三万多联军士卒列成“品”字阵型,静候弘农王大军到来。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曹操大步向前,拱手施礼道:“骁骑校尉曹孟德,拜见弘农王殿下!”

刘辩不敢怠慢,向曹操拱手还了一礼。

系统查询曹操属性“曹操,武力:73,统率:99,智力:98,政治:97,魅力:85。”

与众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