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孤蒲 > 33

3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钟元常?”

曹操发出疑惑,未尝听过这号人物。

“他是我的故交,正于朝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

荀彧指出锺繇的身份,为摆脱曹操的困境尽分心力。

“吾的朋友官位比他还高都无法成功了,那钟元常有何特别的实力吗?”

曹操一手倚于桌几,上面放满了文书,面露烦躁之色。

陶谦有寇边的意图,曹操不可能放任他行事,正思如何防御,又有朝廷不承认他为兖州牧之忧,难免心浮气躁。

“(……志才去哪了呢?)”

荀彧入曹操的办公房内,未见志才的身影,对志才的动向颇为纳闷。

志才身为曹操的“军事奇才(聊天对象)”,却没有待在曹操的身旁,有失曹操原本的意思。

“元常善为官,知所进退,必能慎选时机为曹将军进言。”

荀彧比谁都了解锺繇的实力,仅以一句话就归结了锺繇的实力。

“……听起来是阿谀之辈。”

曹操听到“善为官”三字后皱起眉,不解荀彧怎会以此推销锺繇。

“孔子虽云‘巧言令色,鲜矣仁’,但不言巧言令色者必为不仁。元常是为行大事而善为官,为举大业而知所进退,故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

荀彧并非谬赞锺繇。

荀彧善于隐藏性格,强调德行节操,以温和有礼的态度对待世人,但他还是难免有据理力争的激烈性情,不如锺繇善待时机而行事。

虽然,锺繇过度等待时机降临,也有错误动身的可能。

“……”

曹操放下文书,对荀彧微笑,示意荀彧继续说。

“我与元常通过数次书信,他屡屡谈及董党有贤士而不能用,不施文教怀柔之策,对天子亦不礼遇,请曹将军相信他是忧国忧民之士人。”

荀彧把握宣传时机,不仅使曹操同意这次的计划,并让曹操有收锺繇为幕僚的打算。

“你在朝内还有认识何等贤士吗?”

曹操起了兴致,欲知荀彧还有多少是他不曾注意过的人才。

“……还有我的从甥子荀公达,他也善于军略。”

荀彧微微一笑,不忘推销荀攸。

“荀公达……吾听过他!伯求曾与吾论及他,惜未能相识。不过,他不是被押入大狱了吗?”

荀彧与荀攸同姓“荀”,但颍川荀家是庞大的家族,曹操不会直接将两人联结在一起。

“他已出狱,于朝内与李傕、郭汜周旋。”

荀彧向曹操传达值得高兴的讯息。

“与志才论后,吾发现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曹操揉起太阳穴,好不容易解决一场大战,后续琐事却比大战还难解决,让一向对内政头疼的他感到十分痛苦。

“请问志才兄现在位于何处呢?”

荀彧顺着曹操的话语,询问埋藏于心内的疑惑。

“在前个时辰,青州兵殴伤他营士兵,志才去协调了。”

曹操站起身,吐了一口气,青州兵的军纪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请问是因何事而起?”

荀彧眼睛一眯,态度严肃。

“有士兵讥讽青州兵本是贼徒,信仰贼教,并侮辱了他们的宗师。”

曹操跳了几下,伸展身子,不让身体变得僵硬。

通常曹操不会对外人展现这些不得体的行为,但他相信荀彧不会介意这种小事。

荀彧确实不介意,毕竟曹操公务繁忙,是应该有放松的时间。

“吾觉得这是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志才说在意,就让他去了。”

曹操伸展腰身,转动脖子,瞬间消去不少的疲惫感。

“……志才兄是为何在意呢?”

荀彧亟欲知晓志才的见解。

正因志才最近才加入曹操军,尚无实绩,他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