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早安!三国打工人 > 第671章 第七十章

第671章 第七十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么三心二意——尤其天平的另一头不是刘备,而是河北世家!

河北世家有什么好拯救的?他司马懿对这群河北老钱没什么好感,他们过去数百年里占着河北,未来还想继续占着河北,那怎么可能呢?

那些倾家荡产跟着刘备跟着陆廉一路熬到现在的世家也需要犒赏啊!既然这群冀州人不肯早一点滚过来当狗,那洗干净脖子等着屠刀就是!

不错,他是费尽心机跑来跑去,又请了崔琰,又开了筵席,这不是举起屠刀前得先安抚一下,刷刷刷名望值吗?

至于这片大地上血流成河时,死的人里到底有多少是世家,多少是部曲苍头,又有多少庶民黔首,司马懿暂时没考虑这个问题。

他感受着肩膀传来的温度,并用目光轻柔而坚定地回应崔琰的信任时,心想:

等一等,再耐心等一等,现在大家还在干靠呢,等到那天,他总有办法,给这些人的血通通放干。

濮阳的血已经快要流干了。

有人在夜里悄悄地哭,在残破的屋子里哭。

屋子既然破落,自然四面透风,外面一成的微风钻进缝隙里摇一摇门板,也能唱出三分的风声,是以有风声响起,将哭声遮过去时,那哭声就可以持续很久。

若是今夜风清月朗,连一片落叶也卷不起来,那哭声就会变得断断续续。

因为濮阳宵禁很严,有士兵值夜巡逻,听见了哭声,就会闻声而去,那就要讲出一个是非曲折:你为什么哭?家里有什么让你哭的事?你是不是故意想扰乱军心?你是不是刘备的奸细呢?

有了这样一套严丝合缝的帽子扣下来,街坊邻居中自然就有全家被绳索绑了带走的,其中有的第二天放回来了,被打了军棍,伤痕累累,有的消失了,谁也不知道一家子去了哪里。

于是濮阳百姓就只能偷偷的哭。

他们有太多值得哭的事,比如那些原本可以逃走的人不曾逃走,因此悔恨;比如那些逃走了以为战争结束又回来的,那就更加悔恨。

只是一点点蝇头小利呀!只是这套房屋而已,只是这些家当而已,只是城外祖宗的坟茔而已!有什么不能舍弃的!他们当中有被子的,尚可咬着被子哭,没被子的就只能咬着席子哭。

谁也想不到,深受邺城士庶爱重的大监军会变成这个样子啊!

就连沮授自己也想不到他有一天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他曾经是个儒雅的文士,并不漂亮,但十分有风度,也有亲和力,他本身就是个对自己要求甚高的人,言行举止庄重谨慎,他又不曾贪贿敛财,又不曾草菅人命,自然受人爱戴。

但现在的他是个瘦骨嶙峋的老头儿,白日处理城中庶务,夜里还会不眠不休地在街坊间,城楼上巡视。

老妻为他裁制的衣袍变得越来越宽大,有时夜里走在街上,一旁的偏将见了总会生出疑心:

那不像曾经的大监军,那倒像大监军的亡灵,只剩一副骨架附着他的灵魂,却又不肯立刻回泰山报道去,依旧执著地走在三更的街头,为他昔日的主公巡视这座江河日下的城池。

田丰已经去啦!还有田丰的子侄私兵,那一腔不甘不愿的英雄血,都泼洒进了滔滔黄河,再也回不来啦!

城中原本还有数千兵卒,可是自从那天开始,总有逃卒被抓。

他们逃出城的办法五花八门,有的趁夜用绳子偷偷给自己放下去,有的趁着修补鹿角时偷偷跑掉,还有的甚至成伍成什地准备偷开城门,集体逃走。

有些被抓回来,有些抓也是抓不回来的。

他们说,城已经是守不住了,城中粮食也快尽了,三公子的援兵也迟迟没有来,何必再守下去呢?

为谁守呢?

说出这种话的一般就不能幸免了,要被斩首示众不说,军法官得了大监军的授意,还要正言驳斥!

——城中的存粮是尽有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