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汉在逃天子 > 第一百八十章 争论

第一百八十章 争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长安城,未央宫。

刘弋坐于龙椅之上,听到王越报告袁绍率领号称四十万步骑浩浩荡荡北上,心中多少也有些震惊。

刘弋当然知道袁绍手底下肯定是没有四十万人的,问题是,袁绍的兵力这次确实很难判定,而且即便是根据战前情报估算,袁绍的战兵也有可能达到接近十万这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是战兵,不算辅兵和民夫。

而袁绍竟然敢如此肆意妄为的北上,简直就是在明目张胆的挑衅朝廷。

就是要当着你刘弋的面把公孙瓒灭了,你救还是不救?

这次袁绍恐怕是把所有家底都带上了,其中所谓的战兵里,肯定有收降的贼寇和征召训练没两年的新兵,但这个绝对数字面前,还是足够让人心生恐惧了。

此时的刘弋,已经大概明白了官渡之战前曹操是个什么心态了。

什么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什么十胜十败,那都是放屁,心里打鼓慌得不行,自己给自己找心里安慰呢。

但刘弋终究是大风大浪走过来了,他也知道,袁绍只是在绝对数量上有优势,而打仗这件事,看得还真不完全是数量,否则双方战前比一下人数就可以决定输赢好了。

刘弋脸色阴沉的厉害,他知道自己不能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不能再任由袁绍胡作非为,否则一旦公孙瓒被袁绍轻易覆灭,整个天下都会陷入混乱之中。

“来人呐!召集六部中两千石及以上官员,三省千石以上官员,来未央宫集议!”刘弋冷声道。

“诺!”

不久之后,在长安城里的高级官员,几乎全部到齐,刘弋命侍从将大司马杨彪叫过来,让他代替自己主持朝政,而刘弋则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刘弋已经跟大司马杨彪,以及尚书省的三位长官(尚书令、左右尚书仆射),也就是三公通过了气,比起一脸懵的朝臣们,这几个老家伙显然更淡定一些。

“诸位,公孙瓒传来急报,袁绍已经带着他麾下号称四十万兵马杀奔幽州而去,如果我等再不行动,恐怕幽州危矣!”杨彪看着殿中的众多大臣,郑重的道。

众人纷纷抬起头,眼中充满疑惑和震惊。

显然,这个消息对所有人的冲击都很大。

“陛下!国贼袁绍此举必不能令其得逞!臣请求调兵增援幽州!”礼部尚书、光禄勋邓泉站出来,恭敬地说道。

由于官制改革初期的缘故,眼下官职还有些并行的意味,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并轨,而原本的“三公九卿”这套体系,开始由实际职务向着虚职演变,却是不争的事实。

换句话说,“九卿”里的“光禄勋”只是邓泉享受俸禄待遇的荣誉头衔,而“礼部尚书”,才是邓泉真正要干活的职务。

同样是三公,三公之首的太尉朱儁,头上的“太尉”现在也是荣誉职衔,身上的“尚书令”才是职务。

这一点颇有点像大宋那套复杂的差遣体系,但只是官制改革初期用于过度之用,等慢慢适应了,就会彻底将三公九卿那套给完全虚职化。

“如今国贼袁绍兵强马壮,兵临幽州,得看公孙瓒能不能坚持住,如果公孙瓒自己坚持不住,我们就算是想调集兵马也已经来不及了!如今只有两条路,第一条就是让公孙瓒坚守广阳郡,坚决抵挡住袁绍的进攻,第二条就是让公孙瓒从幽州的中部地区撤退,向西撤退到上谷郡、代郡,以靠近并州,或者向东撤退到右北平郡、辽西郡(幽州最东部的辽东郡、乐浪郡、玄菟郡在公孙度手里)。”一旁的卫尉、兵部侍郎马腾站起身来,分析道。

马腾如今虽然在中枢不再直接掌控兵权,而是将部众留给了马岱和马超,但他说话还是依旧很有分量的。

最起码,这种能征惯战的宿将,说出来的东西肯定要比不通军事的文臣要靠谱的多。

“寿成所言极是,袁绍兵多势众,若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