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永历三年 > 第六十七章 西江故事之四

第六十七章 西江故事之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首,非朱家子弟不可封。”堵胤锡失望的看了他一眼。

钱秉镫说道:“如今天下板荡,实力为尊,还讲个啥礼。如果封他为秦王,能引来强援共拒满清,有何不可?”

方大学士慢吞吞说道:“小马不在,咱们还是多问问他的意思吧。学校还有事,晚上的宴会我就不参加啦,你们多喝几杯。”说完,他居然起身告辞。

马自得在工业园区里圈了块地,挂了个牌子“大明格物学堂”,准备培养技术人才,实际上也是个技校。他邀请方以智做山长,把办学的思路跟方先生讲明。

方先生简直是老鼠掉进了大米缸,这些天泡在那块空地,琢磨他的学堂,连上朝都翘课。要不是今天他凑巧来要银子要人,堵胤锡还见不到他。

鲁可藻正统官员出身,联合西军他同意,不过给孙可望封秦王,他心里有点膈应。孙可望封了秦王,连他都得磕头,这特么什么事儿?他查漏补缺,不光派人去问马自得,广西各路军头儿也都问问。

马炳坤还是第一次跟文官们一起议事,有些好奇。马自得说到做到,给他安排了内卫的差事,进了总督府的体系,封了个都督同知官职,干起了大明版本的国安局。堵胤锡看了他一眼,坤哥胸脯一挺,说道:“俺听少爷的!”

堵胤锡见这家伙上不了台面,大伙儿也明显不乐意,他也不好表态。他心想,先这么着吧,以静制动,先不表态。

此事告一段落,鲁可藻说道:“小马跑广东,可把咱们累死啦。他搞得那些个招商项目,太受欢迎,找门路的都找到我这里,连内廷都按捺不住啊!”

众人哈哈一笑。论捞钱的本事,谁也不比不上武昌伯。眼下银子和人员都往梧州集中,商旅来往不绝,梧州城内流畅着金钱的味道。马自得的梧州新城计划大兴土木,房地产大基建带动了各行各业的需求,整个城市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王夫之书生意气,他吟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讽刺南宋不思进取,杭州充满奢靡之气哩。

除了马炳坤,其他人都是科举考上来的文官,这些人当然听得懂这诗想说啥。结合眼下的局面,这诗还真有几分贴切。

前段时间,南明朝廷得到满清那边确切的消息,杀人魔王多铎病死,从皇室到民间莫不欢腾一片,喜气洋洋。

没过几天,大伙儿就把这个事儿放在脑后,该内斗的内斗,该发财的发财,除了王夫之的报纸,北伐的事情根本没人提。

堵胤锡长叹一声,他语重心长的说道,道理是这道理,不过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他知道弟子带着大伙儿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先集聚实力,整合内部,没有猪队友扯后腿,然后才有对抗满清的底气。

悦来客栈在风情街后两里,杨畏知一行人跟着钱秉镫的卫兵穿过一条宽阔的石子路,只见一个飞檐的门头立在那里,门头上书:“悦来客栈”。卫兵显摆的说道:“这个名字是武昌伯取的,方先生写的,写的时候我在场着看呢。”

进了门头,两名小厮主动来迎接,卫兵与他们倒也相熟。其中一个小厮说道:“狄二哥,满房了啊。”艾承业年纪轻,看到客栈把客人往外推,眼睛一瞪,欺身上前,当场想发飙。

卫兵把钱秉镫的腰牌递上去,说道:“总督府的贵客。”

小厮捧着腰牌跑进去,不一会儿掌柜的跑出来,人未近前,脸上已经堆上了笑容,直接打招呼道:“怠慢啦怠慢啦。确实已经客满,不过总督府的保留房间还在,贵客这边请。”

伸手不打笑脸人,杨畏知一行人微笑跟着走进去,掌柜的没骗他们,的确客满,经过的小楼,看上去里面都住了人。

杜屏山注意到院子里的绿化还没搞好,有些地方新翻的土,连树还没种上。他问道:“掌柜的,这悦来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