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隋主沉浮 > 第679章:朝廷悬赏令

第679章:朝廷悬赏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篇各有很多条律法,每条律法又分为很多条条款。要是某个人犯了某条条款上的罪,官员可以用背后列出的相对惩罚来法办对方。

枷、杖、决、罚、讯囚五刑之内,降重为轻的律法条文,足足涉及了两百多条,也就是说,如果有人犯这两百多条其中任何一条,遭到的惩罚都会远低于《开皇律》。此举,对于那些不知《大业律》,却坚定认为杨广自始至终是暴君和昏君的人而言,无疑是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不过杨广是个有浓重强迫症和十分自恋的人,做什么事都要求面面俱到、尽善尽美,《大业律》是他当成名留青史的头等大事来办的大事之一,自然不允许这部法典漏洞百出、惹人生笑。

由于长期受到杨集影响和启发,杨广愈加觉得地方官头脑灵活、思想活跃、鬼点子贼多,他们远比中枢官员了解地方、了解百姓、了解百姓之所需之所急;因此《大业律》出炉以后,杨广并没有像史上那样急冲冲的颁行天下,而是印成无数份,下发十四个监察州、下发天下各郡,让大家一同细读、一同研讨。

杨集也知道杨广正在让人修订、编纂《大业律》,但副本刚刚送到凉州没有几天时间,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发现这部内容更丰富、更完善、更胜于《开皇律》法典,有一个最为显着变化——那就是它的形式和体裁、各条各条款都变得通俗易懂、浅显易懂,再也没有以前那些深奥晦涩的古文典故、华丽辞藻。

现在不问内容如何,光是形式上的变化,杨集就认为这是一大创举。只因《大业律》不是诗词文章,而是治国治民的法典;它不但要求官员看得明白,还需百姓看的懂听得懂。以后面对这部巨着之时,休要说是那些知识渊博的高官、大官了,便是普通识字的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识字的人,只要听到别人读出来,也能听得清楚明白。而那些执法官员以后面对这种直白的条文之时,想要从形式和词句方面恶意刻意曲解某一条,将会变得很难很难。

正是因此,所以杨集认为这个以前难以想象、看似不“起眼”的变化,将会减少很多刻意而为的冤假错桉的发生,诚可谓是利国利民的伟大创举。

“大王,太子来了!”就在杨集逐条研读之时,朱粲出现在了门外,书房内的光线同时为之一暗,只因有个庞然大物挡住从大门照进来的光线。

杨集抬头看了一眼,却是太子杨昭直接跟着来了,他将书籍倒扣在书桉上,迅速起身相迎,行礼道:“太子、侄子兄长,臣弟有礼了!”

迎着杨集似笑非笑的目光,杨昭明白对方已经看破了自己的伎俩,缩了缩脖子,顿时汗颜道:“酒后失言,当不得真!”说着,他又向杨集还了一礼:“还望王叔海涵。”

“你是太子啊!谁敢不海涵呢?”杨集示意杨昭坐下来说话,然后好整以暇盯着大胖子,说道:“将士们虽然不知你成了我和圣人的‘兄弟’!但是他们却记得那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这个,你说怎么办?”

杨昭‘苦涩’一笑,叹息道:“虽是酒后失言,可我毕竟是太子,而‘全军将士’也都知道了,那我自然不能失信于凯旋归来的‘大隋将士’了,就算我清家荡产,也会兑现。”

说到‘全军将士’、‘大隋将士’时,杨昭不但直直的盯着杨集,而且还着重加强了语气。

“太子大方、大气,我代‘凉州全体军民’表示感谢。”杨集笑着说道。

“好说好说!”杨昭坐了下来。

两人相顾一眼,忽然哈哈大笑!

‘全军将士’、‘大隋将士’何指为何?杨集知道。

杨集‘代凉州全体军民表示感谢’之言,杨昭同样知道。他之所以“酒后失言”,一是如杨集昨晚所料,打算给凉州将士一种礼贤下士、谦和好处的好印象;二是杨集的实力,以及在杨广心目中的地位重得难以想象,可是杨集和杨暕的关系好像渐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