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隋主沉浮 > 第683章:圣人,你听我解释啊!

第683章:圣人,你听我解释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礼?”

礼部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等事,而凯旋之军入城,自然也是礼部管。他们这边把流程都拟定好了,就等杨集和杨义臣凯旋大军配合,然而杨集却来了,杨玄感自然不能不闻不问了。

杨广瞪了杨玄感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大军都快入京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全城皆知,还办个屁的入城之礼啊!”

杨玄感碰了一鼻子灰,讷讷而退。

“由于你来得太快,你自己错过一次名传千古的荣耀。”杨广向杨集说道:“本来呢,我们是打算让你在朱雀门献俘,你知道这意味什么吗?”

“知道是知道,但我无所谓!”杨集点了点头,当年他们打败步迦可汗以后,朝廷就在朱雀门举办了盛大的献俘、夸功仪式。当时据杨广说,能够在朱雀门献俘的殊荣只有杨广一人享受到。杨广灭陈国、结束南北分裂数百年的局面,使天下再次统一,所以他班师回朝的时候,杨坚“亲御朱雀门劳凯旋师,因行庆赏,自门外夹道列布帛之积,达于南郭,以次颁给,所费三百余万段”。朱雀门见证了天下统一的欢庆时刻,也由此拉开大隋王朝繁华的序章。

杨爽、杨素、杨广、史万岁、达奚长儒等人此后虽然都先后取得了重大胜利,但献俘仪式都是在宫城南门广阳门(承天门)举办;这也导致朱雀门献俘变得异常困难,但也说明在此门献俘是大隋军人的无上荣誉。

杨谅之乱被平定那一战,虽然对杨广意义重大,但此战一是兄弟之争、二是正处于国丧时期,因而连仪式都没有办。

杨广不想说话了,心说你是无所谓,可我有所谓啊!但事已至此,也只能作罢了。听说杨集是来混饭的,连忙让人加个席位。

这里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小宴,但参与的重臣比较多,席位自然是不能出错的。

一眼看去,年纪最小的杨集高坐首席,成了名符其实的百官之首。对此,诸臣难免心有滴咕。

在古怪的气氛吃罢午膳,众臣识趣告退。安仁殿内只剩下杨广和杨集了。

“金刚奴,吐谷浑这场战役,你打得相当漂亮。你们在吐谷浑的作为,我已经从奏疏、信件中大致了解了一些,这其中经达一定是精彩万分……来来来,坐下说。”带着杨集来到后苑奉茶,杨广笑着说道:“我这个当皇帝的,除了关中、洛阳以外,其他地方无法涉足,哪怕去了一些地方,可地方官根本不会让我看到真实风貌。所以我名为皇帝,可是中枢之上君臣之中,论起对天下最不了解的人,非我莫属。你跟我细细说说,此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你又是怎么考虑的?”

“此次战役,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不过战争过程之中,反而没什么好讲的。”杨集大致阐述了这一场战斗,最后做了个总结:“简单来说,就是‘“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指的是灵活多变、不局限于纸面上的战略思路。我这个主帅只是在大局上进行把控;至于别的地方,其实都是由各军大将配合着打。东部战场是张须陀、慕容三藏、李靖、杨义臣、梁元礼等人负责,我管都没管他们;而西部战场,也是薛世雄、钱世雄、麦铁杖、权旭、李大亮等人在打。故而论起此战的作用,我其实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局外人。”

杨广闻言却是哈哈大笑起来,竖指而赞道:“你看似无关紧要,可实际上,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一切都离不开你。这就是用兵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名主帅应该做的事,如果你扛着武器上阵,那就对不住‘尚书令’和‘卫王’这两尊神位了。”

杨广想到杨集所说的“不过战争过程之中,反而没什么好讲的。”,觉得话中有话,便又问道:“听你的意思,战前战后,反而有好讲的了?”

“可是这么说。”杨集也不否认,点头道:“战前,压力还是挺大的,一是敌军势大,西海气候异常;二是来自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