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隋主沉浮 > 第157章:关键是她相当耐骑

第157章:关键是她相当耐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有单独带兵的机会。

他在自己麾下任职,绝对不会没有出头机会,比起被弄去朝中当太仆少卿的屈突通来说,薛举算是幸运的了。

至于今后走到哪一步,现在谁也不好说,一切得看杨广如何治理这个天下了。

郝瑗也笑了,说道:“麴伯雅和吐顿设一样,他为了维护高昌百姓的利益,这些年一直在和西突厥斗智斗勇、拼死博弈,这才令西突厥做出了一次次的让步。所以凭良心说,他是十分合格的君主。但是高昌百姓看不到他的努力、也不会理解他的苦衷和付出,只知道西突厥士兵牵走他们牛羊时,麴伯雅这个国王‘漠然’不管。”

“这就是小国国王的悲哀,他们面临大国威胁之时,其实也是半点办法都没有。”杨集心中叹息,其实郝瑗说话,也适用于许多中原皇帝;这些中原王朝的皇帝,为了自身统治和百姓利益,长期与国内的各方政治势力斗智斗勇、拼命改革。

可结果是什么?

多是以身败名裂告终。

当代百姓不配合、不认同、不理解这些个皇帝,当他死了以后,留到后世的是昏君、暴君之名。

其实别说昏君暴君了,就连明君也是被处处否定。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杨坚了。

杨坚自己省吃俭用,他除了皇袍以外,连一件华丽的普通绸缎袍子都没有,但是对待功臣名将之时向来赏罚分明,一点都不吝啬,他个人的节省之举,却被写成罕见的吝啬皇帝。然而就是这个吝啬皇帝,十分大气的从私人宝库中拿出三百万匹绢布送给了有功官员、将士,此后年年掏钱奖励百官士兵、抚恤老无所依的老人和残疾人士,可是又被写成收买人心。

杨坚见冗官无数,撤并只有一两个县的州,之后又是从严治吏…也被说成多疑。

总之杨坚在被记载之前,必然先是“吝啬、多疑、猜忌、残暴”等等与性格有关的贬义词,然后才是与这些贬义词挂得上钩的各种制度。使后人读起史书来,理所当然的认为:杨坚都多疑了,他从严治吏很符合他的性格,一切与爱民无关;杨坚创立的“不许官员在本州任职、不许同族在一个州任职、届满不能在该州连任”等等官制,是他天生多疑猜忌,所以创立这些制度很正常,跟防止同族勾结、官员和官员家族勾结谋利无关;杨坚褒奖良吏、奖励将臣、安抚孤寡老人、伤残士兵,是他善于收买人心、别有用心……

“殿下若无吩咐,卑职先行告退了。”说到这里,众人也都理解杨集不愿趁机进攻高昌的深意了,见他没有什么交待,便纷纷告辞,前去安排各项防务。

杨集见天色尚早,便去后帐寻找萧颖等女。

。。。。。。。。

萧颖等人共同一顶白色大帐,四周有独孤敏派来的肌肉女兵护卫,帐篷内铺着厚厚的地毯,布置虽然比较简单,但也别有一种味道。

萧颖跪坐在一张小桌面前,用支炭笔书写曲谱,跟着大军行走,虽然比较辛苦,但她心情格外愉快,一路上可以饱览异域风光,还听到很多和大兴风格不同的异域民歌、雄壮军号,这些,她都细心的记录下来,准备用来当编曲的素材。

“娘子,有空吗?”就在萧颖和柳如眉商讨之际,帐外传来了杨集的声音。

“有啊!”萧颖放下笔,和柳如眉一起走向帐门,见到杨集带着他高大悍马看着自己,笑着问道:“郎君这是……?”

“这片草原广阔无垠,地势开阔平坦,十分适合练骑术,现在离开黑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准备教你骑术。”杨集说道。

“现在吗?”萧颖心中自然是很乐意的,可杨集作为一军之首,一路上的忙碌、辛苦她都看在眼底,郎君今天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她着实不舍得令他再辛苦。

“娘子!”旁边的柳如眉笑道:“凉州草原多、沙漠多,马是所有人出行的利器,不会骑马很不方便,娘子还是学一学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