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隋主沉浮 > 第287章:势成事成

第287章:势成事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归”的后台,其实便是卫王府,这是独孤敏考虑到儿子已经出仕了,必须了解一些人所不知的情报,于是她便从一名粟特大商手中买下了这座酒肆,作为了解各方势力、各地动态的情报点。

这座酒肆不但地段好,又有出自皇宫的御厨掌勺烹饪出五花八门、色香味俱全的菜式,另外还有烈酒烧刀子、西域葡萄酒助攻,所以这座酒楼每天的生意异常火爆。而萧颖知道的朝堂动态,便是源自于此。

杨集也是首次前来‘不醉不归”,当他们来到门口,便发现生意好得难以想象,一楼几乎已经坐满了。

虽然杨集没有乔装,但是等在门口的伙计属于底层人士,明显不认识杨集,他们见有客光临,便热情的迎上前来,一人见他们的装束和气度,便向走在前面的杨集行礼道:“尊敬的贵客,请问您到四楼用餐,还是三楼?”

“二楼吧!二楼大堂还有没有空位?”杨集摇头拒绝,他本来是来倾听奇谈逸事的,若是到了雅间,那还不如直接回家。

伙计点头道:“还有几个好位子,请贵客随我来。”

“那行!”杨集等人把马缰绳交给了待命的马夫,便向二楼走去,此时正值饭点,二楼大堂几十张桌案大半坐满了食客,都在窃窃私语,谈论昨天发生的时政要闻。

杨集坐在靠窗的位子,向伙伴点了五样菜式,并让他先上一壶葡萄酒,一边听着四周的议论,一边自斟自饮。

“听说经吏部尚书牛弘提名,圣人授予了郎裴矩黄门侍郎之职。”

“不是刚从吏部侍郎升为民部尚书不久吗?”

“谁知道呢?应该是和人事任命有关吧。听说那千多名县官,就是裴矩当民部尚书的时候,考虑到各地百姓需要官员带头恢复民生,圣人这才大举任命的,听说那些新官也是他和牛弘提名的。”

杨集听得微微一愣,他还以为官员的大举任命是杨广、杨昭炮制出来的大手笔呢,想不到却是裴矩的提议。这个裴矩实在太有眼光了,竟然在关键时刻抓住了这个机会。

杨广虽然想重用寒庶、打压世家门阀,可是世家门阀的势力无孔不入,除了他们本族子侄后裔以外,还有通过联姻、栽培、扶持等各种手段拉拢来的官员人,这些人遍布朝野,做皇帝的总不能舍弃天下所有大姓统统不用吧?

所以杨广登基之后,为了江山稳固,并没有动那些威胁大的世家门阀官员,甚至还提拔曾经反对他的高颎为太常寺卿、宇文弼为刑部尚书……同时又启用了崔仲方等人。拥立他的人,也没有得到一步登天的晋升。而他触动的人,恰恰是碌碌无为的官员。最终营造出了一种正常升迁的气氛。

如今他的江山已经稳定,又发生了杨谅造反这样的事情,杨广确实想趁此机会对地方官做一番清理,把那些身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庸官裁撤一番。而并州治下五十二州的官员,多数是出自赢了山东士族的关陇贵族。所以杨广对这些地方的清理,不仅符合他打压威胁最大的关陇贵族之意,同时也符合山东和南方士族的利益。

山东和南方士族在三国大战中,他们是彻头彻尾的输家,战后被关陇贵族从方方面面打压,使他们不仅失去了朝堂上的话语权,连传统的势力范围,也被一步步的压缩。而这一次大规模的人事任命,给了他们自下而上、曲线迂回的机会。

只要自家子弟和门生在这起事件中入仕做官,他们就能凭着他们无处不在的人脉关系、数目庞大的钱财,使那些当县官的子弟迅速升迁,继而一步步向中枢靠拢。

至于利益严重受损的关陇贵族,他们心中即便是恨得咬牙切齿,那也是恨通过这项建议的杨广,而不是倡议的裴矩。

也就是说,裴矩才是这起人事任命的最大获利者,他这一招既能让皇帝满意,也能让山东和南方士族承情。

短期内从民部尚书升为黄门侍郎,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