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错枕眠 > 第十七章 云鹤楼“捉奸”

第十七章 云鹤楼“捉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日之后的几天,周凌清有些不一样了,大约是“信物”给了他力量,他似乎比从前更“猖狂”了——通常来说亲王的门客与原都是有数的,他却明目张胆的多了两倍有余。护院侍卫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多了两队。

紧接着府上气氛都变的阴森,周凌清却越发轻松起来,他一日至少去一趟如烟阁,平日也时常从繁忙的桌案上脱出身来,邀请我去他的书房喝茶逗乐,我次次都会拒绝,什么不能打扰您忙公务啊!我寝屋的图书一角已经够用了,而且您让人给我打的小书柜很漂亮,我得用着啊!您书房里人来人往的,我偶尔也要配药,研磨,发着声音会引人注目,我也不想日常被人家参观啊!

诸如此类的等等借口。

但我为啥不跟你抢书房你心里没数吗?——显而易见,你们有那么多的内幕,知道的越多越危险,我自然能避则避,况且,“喝茶逗乐”是取我之乐,逗你开心,我傻吗?去给人现场表演大聪明?

可尽管我“避之不及”,朝堂上的你进我退,你攻我守还是传到了后宅。或者,不止后宅,连街头巷尾,茶楼酒馆都津津乐道。

小九对此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她同我叽叽叽叽着说着朝堂的奇闻轶事,当然,这过程也不忘对她家王爷进行夸捧。

大约就是朝堂上群臣对王爷超出自己规格的配置表示不满,说他回了长安这么久了,边关的兵权也该主动上交了,包括关外的亩地与税收,都该归了朝廷,否则他既食了俸禄又手握许多旁的产业,还手握重兵,这拥有的太多,也说不过去吧?周凌清听了却不以为意,他甩甩袖子说,以为本王是不会算计的三岁孩童,你们这明显是要以小博大啊?那行,别发俸禄了,你们同皇上说罢,本王赞成。

这一下可就激怒了朝臣,他们纷纷上奏,让皇上赶紧收了这厮的兵权,免得他气焰如此嚣张,皇上作无辜状,说群臣说的有道理,我只好收回兵权了,那就再派新官员前去边关上任好了。周凌清“听话懂事”的把兵符递了出去。

皇上满意了,群臣满意了。

可官员刚到关外上任的第一天,就让信使快马加鞭送了一封信回来,书信写的让人涕泪齐飞,这位督察官员,刚到关外就被烂菜叶子臭鸡蛋围攻了,然后到了府门要议事,结果当地小官不配合,驻地将军不配合,他只好到市井上做街头演讲,说关外苦寒,咱们朝廷要为大家免税收一年,大家鼓掌!可不知哪里跳出个大妈,说免什么免,如果这税是交凌王爷,老娘有的是钱,倘若是给朝廷,哼,你们得一直减免才行,因为老娘一直没钱!

而后又是一顿烂菜叶子臭鸡蛋。

太难了太绝望了,督察官员信件的最后是希望能跪求一道圣旨,让他返回长安!

小九说着乐出了声,还企图得到我的站队,只听她忘乎所以的问道,“怎么样,夫人,我们王爷威风吧!”

这不就是土皇帝做派?我哭笑不得,不由道,“威风是威风,只是关外民风彪悍,臣民为何这样推崇王爷?”

“夫人有所不知,这么说吧,小九便是土生土长在关外的人,王爷刚去关外那一年,我爹娘还在为了一口饱饭,把我卖到外头为奴为婢,今年却已经给弟弟盖了两间瓦房了!凌王爷迁回长安时,还要拿卖我时三倍的钱赎我回去,”小九感情充沛,越夸越来劲,“由小见大,可见王爷在关外费了多少心力!他这些年还收了许多失地,扩了耕种,养的兵马也很强壮,之后匈奴再不敢犯啦,关外的人们也过上了粥可温,衣可暖的日子!王爷这样大的恩德,教人如何不推崇他?”

还不错,这土皇帝倒也知道在其位,谋其事。我看着小九两个肉肉的脸蛋,又问道,“那你父母赎你回去,你为何还是跟着来了长安?”

“王爷从不苛待下人,更不会动辄打骂,逢年过节还会赏许多金银,小九跟了这么好的主子,不知是几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