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七百八十二章:真是费劲

第七百八十二章:真是费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官职,让他这样一个天潢贵胃,挨了如此责打,连伸冤的地方都没有。

身体上的疼痛,没过多久就好了。

但是,被人硬生生的架在凳子上,用圆木长棍狠狠的抽打嵴背的耻辱,却始终也无法让他释怀。

所以,他要报仇,而且,不仅要报仇,他还要大宗正的位置!

这辈子,他都不会再让人,把他按在地上打!

为了做到这一点,襄王心里鼓足了劲,死命的压榨那帮宗学的子弟,他要让朝廷上那帮人瞧瞧,他才是真正做事的那个人,他才是真正能管好这些宗室子弟,能够胜任大宗正的人!

他等了许久,终于,等到了朱楩那个老家伙宾天的消息,岷王府前的那场闹剧,既是为了撵走镇南王父子,也是为了给他自己出上一口恶气。

虽然说,过程曲折了些,时至今日,他的臂膀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是,至少结果是好的。

这次春猎,朝廷文武大臣,勋戚大族,宗室子弟都过来了,可镇南王父子,却因为还在孝期,不便前来。

这便更让襄王感到高兴,他可不想再见到这两个烦人的家伙。

一切都似乎在朝着让他满意的局面发展,襄王这段日子,自然是过的舒心的很。

不过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

岷王的那顿打,到底是没能让朱瞻墡记住,今日到了南苑之后,便有内宦过来告诉他,说太上皇邀他宴饮。

这位襄王爷,犹豫都没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看着上首客客气气的太上皇,朱瞻墡感慨万千,但是眉头却不由一皱,道。

“太上皇看起来,也消瘦了些,近些日子,臣听说太上皇在南宫当中,宴饮繁多,新纳了不少妃子。”

“虽然说,太上皇如今年轻,可到底酒色一道,不可沉湎,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身子。”

或许是因为在宗学待久了,朱瞻墡一开口,就不由自主的带着几分教训的意味。

不过,朱祁镇听到这番话,却并没有生气,只不过,不知为何,他的神色颇有几分古怪。

但也只是片刻,他就放下了酒杯,道。

“多谢皇叔教训,是朕这段日子放纵了,着实不该,皇叔放心,此次回宫之后,朕自会反思自省。”

这番低头认错的态度,倒是叫朱瞻墡愣了愣。

他虽然跟自己这个侄子打交道不多,但也知道,他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刚刚的话,他说出去,便有些后悔。

但是,一言既出,而且,他也是为了朱祁镇好,也便没有再多说,只是,他已然料到,对方可能会不高兴。

可没想到,朱祁镇却是这般态度,于是,朱瞻墡不由再叹一声,看来不论如何,在这孩子的心里,还是知道尊重长辈的。

于是,朱瞻墡笑了笑,道。

“嗯,这才像皇兄的孩子,不过是打了一场败仗而已,不必消沉,振作起来,大明江山以后还要靠我们这些朱家人,一起撑着呢!”

闻听此言,朱祁镇眸光闪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些什么,不过,到最后又吞了下去。

旋即,他的神色略略有些低沉,道。

“不瞒皇叔说,朕自回京以来,对于当初亲征一事,心中也感慨良多,土木一役,虽是虏贼肆虐,兵骄将惰,但是,终归也有诸多忠臣良将,蒙难于役,每每思之,朕总觉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觉得朝廷对他们不起。”

“当初途径宣府之时,朕已然祭奠了土木一役的死难官军,也算聊表心意,但是,时至今日,似成国公朱勇,恭顺侯吴克忠,永顺伯薛绶,这些为国战死沙场之人,在朝中仍受苛责,此实不该也。”

这话明显意有所指,但是,作为一个对于朝政并无经验的藩王,襄王却并未察觉。

听了这话,他反倒觉得,朱祁镇大有长进,能够真正开始反思起当初那场战事,心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