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38节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38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老在信里说,六七月是不会进行高考的。他们回去后的工作是统计调查这些年高等院校的教学成果,发现情势非常严峻,已经把报告递交给上级了,等批复后或许还要再开会讨论,最快也要到九十月份得到新通知。

他给林若云寄了一本《数理化自学丛书》,还有一些以前的旧试卷,让她自己练习。

有了徐老的消息,林若云彷佛吃下了一粒定心丸,学习的动力又都回来了。

天热起来后,队上也开始放午休。

趁着午休的功夫,陈老爹带着儿子们去河滩割黄麻,割回来刮皮泡水晒干后搓成麻线。

吴氏就带着儿媳们出去捡斑竹壳,说是端午要到了,捡一些壳用来包粽子。

南边的粽叶一向是用斑竹壳,表皮是黄褐色的,上面有紫黑的斑点,内里却十分油亮。刚捡回来时它卷得细细的像烟杆,然后用热水泡上一晚,它整个壳都展开了,还有一阵竹叶的清香。虽然它不如箬叶好看,但更加坚韧,能装下的东西也更多。

端午头一天也不用上工,全家人就在家包粽子,种类倒是丰富,有啥也不塞的白粽,也有塞红枣花生的甜粽,有往里头装咸蛋的蛋粽,还有极少数的肉粽。

包粽子还是有点难度,至少林若云学了半小时都没学会,一到捆绳的时候就开始漏米,最后吴氏为了不让她浪费粮食宁可叫她闲着。

陈爱国陈爱军两兄弟在洗石臼和木槌,明早要用这个打糍粑。

粽子包好后放在锅里泡水,只等次日烧火煮熟。

第二天,林若云醒来的时候,糯米就已经蒸好,正往石臼里倒,然后陈老爹父子三人就扛着木槌开始用力捶打饭团,使它更加黏和。

灶上另一口大锅,里头水咕噜咕噜的冒着泡,经过高温的激发,糯香和竹叶香混到一块,偶尔还能闻到一点肉香和枣香,叫空着肚子的人更是垂涎欲滴。

吴氏吩咐道:“若云起来了啊,你去切点红糖末熬成糖浆,待会蘸粽子吃。”

这米团马上就打好了,她跟两个儿媳妇去摊糍粑,小儿媳估计不会,就叫她干个简单的。

“好嘞。”

红糖沙沙的,很好切,切完装到碗里,再放到热水里等它融化。

林若云便到堂屋看她们做糍粑。

刚打好的饭团还有些烫,所以边上放着一盆冷水,不时点在手上降温,渐渐的饭团被摊成一个圆形,再往上面撒一点黄豆粉,等它晾干。

弄好后众人就去开始吃粽子。

粽子口感香甜嫩滑,的确很好吃,不过本地人酷爱麻辣口味,所以才吃半个就嫌它腻。刘氏搁下碗,飞快跑去菜地里摘了两根小黄瓜,洗净和大蒜一起拍碎,再加上盐和辣椒,脆生生的很是开胃,伴着这小菜,先前还说吃饱了的人又多吃了两个粽子,撑得直打嗝。

吃过后,吴氏就拿了个篮子装了一个糍粑,另外装了七八个粽子,朝林若云招手。

“若云啊,你今天得空不?要是得空进一趟县城,把这给老三和抗美带去尝尝。”

林若云自然不会拒绝,“好啊,那我这就去?”

“行,早去早回。”

林若云接过篮子绑在自行车后座上,一溜烟的功夫就出了村子。

**

进煤厂时,照例拿了个粽子给门卫,再到大姑姐家。

“今儿家里过节包了粽子,爹娘挂念着你们,叫我给你们送些来。”

陈抗美笑着接过,“如今你有了车,着实方便,就是老麻烦你给我们跑腿,累着你了。”

林若云摆摆手,“大姐说什么累不累呢,见外了哈。”

今儿过节,大姐家里的饭菜也准备得比较丰盛,称了两斤小龙虾,还买了一只鸡做凉拌鸡丝。

林若云正在屋里撕鸡丝,忽然一个冰冰凉凉的东西塞到她嘴边。

“舅妈,吃雪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