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41节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41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林若云答应下来,“好啊。”

吃过饭,夫妻俩上床午休,因为陈爱学身子依然干瘦,林若云没叫他起床上工。她则是在起床后狠狠心又杀了一只老母鸡炖汤,也幸好年初她抱的那七八只小鸡都养活了,如今能下蛋了,不然哪敢这么奢侈的杀鸡。

炖了鸡,自然是要给家中二老分一些的,大哥二哥家里也送一了碗鸡汤,虽然肉比较少,但光是那汤就叫人馋死了。

李氏一边喝着鸡汤,心里又觉得这三弟妹实在不会过日子。

刘氏的胎已经五个月了,十分稳当,喝了这一点点鸡汤,越发馋了,叫陈爱军也宰了一只鸡。

***

吃过鸡养好身子,大队里也开始收稻子了。

今年有点不太顺,雨水天气过分多,常常收着收着就下雨。下了雨自然是不能再收的,湿漉漉的谷子最是容易发芽的,那样的不能吃又不能交公粮,收了也是浪费,大伙儿只能干等的。

偶有晴天,大伙就赶着下田抢收,连晚上都没放过,田里插着火把也要收了,有半个晴天,把谷子的水汽烘干也好,至少不会发芽啊。

这雨水拖拖拉拉的,到八月底更猛成了大雨,连绵不绝,起了洪涝,将低矮处的稻田全淹了。

幸好队里当时瞧着不对劲,就先把那些地方都收了。

也幸亏这地多是丘陵,梯田比平坦的水田更多,房子也是建在高处,淹不着。

可这雨一天不停,大伙心里都着急啊。

直到九月初,天才一天天的晴朗起来,大伙儿欢欣鼓舞地赶到田里收割剩下的稻子。

晴朗的不只有天气,还有局势。

从八月开始,最高领导就邀请了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到京参加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也正是这一次会议,有人公开的、明确的指出了推荐上大学的弊端,主张恢复高考,并且得到了热情地响应。

此后教育部再次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并想办法克服了困难。

开完会,徐老回到家就兴奋的跟孙老握住手,“中央真的要恢复高考了!”

孙老也是激动不已,“好好好!终于等到这一天!”

徐老道:“我这就给小林写信,叫她赶紧准备起来。这一次上面的决心很强硬,对人才十分渴求,估计会很快安排高考的。”

“那这样的话,你还写什么信啊,寄到她手里指不定都要考试了。发电报去!难道你现在还缺那几块钱?”

徐老:一个字一块钱,还是心疼的。

七八年的下放经历,让徐老这个过去对金钱没感觉的人也变得斤斤计较起来。

“好好,我这就去。”

徐老出门发消息去了,孙老也没闲着,发电报贵,只能捡重要的说,剩下的事就只能写信了。

她找出信纸给林若云写信分析,因为这次高考如此仓促迫切,所以她预估会是各地自行出题,考试时间可能都不一致,所以她叮嘱林若云要留意当地的报纸、广播新闻、教育局的通告,看看省里有没有出考纲。

她还给林若云分析了一下文理科的优劣,梳理了目前各省比较好的学校和优势专业以便她填写志愿。当然她还是建议林若云考到京市来。

写完后,她暂时放下了,等老伴回来看看要不要再添点什么。

当林若云看到电报上的消息后,高兴得都快昏过去了!

但她强行忍住亢奋,不敢表现出来。

因为报纸上还没登这个消息,她要是现在说出来,只怕会给徐老孙老带去麻烦。

正好如今稻子也收完了,她有时间复习了。

陈爱学周六回来时,她把这个消息悄悄地告诉了他,叮嘱他也开始看书。光嘴上答应可不行,徐老之前寄给她的卷子,都是铅笔答题,把答案擦了让他再来做,就能检查出他的学习进度。

林若云其实也想告诉一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