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50节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50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它的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凡事都讲究集体干,有的人偷懒取巧还是能享受集体的劳动成果,就像懒汉一样,这样叫那些认真干活的人心理不痛快,时间久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不断降低,逐渐出工不出力,生产效率反而下降了。

林若云蹙着眉,也不知道有没有法子能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梧桐枝 和开心芝兰 ~送花花感谢

第54章

南边的冬天不怎么下雪, 雨水也比较多,倒是适合种菜。

加上冬季不种玉米油菜, 地里空着, 空着就是浪费,属实令人心痛。队长便带人去翻了地,准备种春洋芋, 夏天就能收获,收了之后正好种红薯,不影响下一季收成。

刚好家里的洋芋有一些发青长芽了, 县里的农业生产指导员说这样的不能吃、吃了会中毒, 用来做当种苗倒是不错。

种洋芋也简单, 跟花生一样,挖个坑, 边上放一捧鸡屎灰,切好的洋芋块放在另一边, 埋上土就行。也不用浇水, 等天上下雨就可以了。

因为一个洋芋切块就能种好几窝,所以带上十来斤烂洋芋, 就能种一亩地,非常划算。

虽然乡下没有电视台看天气预报,但是经验丰富的老农人会根据自然现象来判断天气, 因此洋芋种完没两天,天就下起了绵绵密密的小雨。

下雨天,又没重要的活儿干,队上就给大伙放假。

陈老爹戴着斗笠叫上儿子们一块去后山割棕榈叶。

棕榈树在这边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 长得不高大, 却十分受欢迎, 因为它的用处太多了。

首先是它宽大的叶面,每一面上的叶子都十分坚韧,是每年杀猪串肉的绳索。叶柄也十分坚硬,打磨下就是牙签。如果是整个完好的叶面,裁剪一二,再用布条镶边,就能做成夏季纳凉的必备好物,蒲扇。

而它主干上的棕丝,则是做蓑衣、做床垫的好材料。

陈老爹带着三个儿子忙活一上午,割来两大筐叶子,剥了一担棕榈丝。

家里也在弄好吃的,前些天打的红薯淀粉已经晒干,趁着今儿得空,便琢磨捣鼓那酸辣粉。

吴氏年轻的时候在地主家当过小丫鬟,是见过大厨师怎么做粉条的,尽管过去这么多年,那时候的记忆还是很深刻的。

她先往干淀粉里加入少许清水发散成颗粒,取出一部分另盛,再往里头加一点清水打散,然后边倒开水便用筷子将其搅拌烫熟,红薯粉渐渐变成透明状。最后把烫熟的透明状红薯粉倒入先前的红薯颗粒中,用手搅拌柔和,直到变成泥浆状态,将一整团都倒入蒸格里。

恰好此时锅里的也烧开了,然后端着蒸格在水面上均匀的漏入粉条。

看着只是手摇晃几下就成,可这活一点都不轻松。首先那发好的淀粉团就比较重,单手拿一会儿就会觉得很累,还要控制力道一点点的抖动,手就更酸了,最后是水面上的热蒸汽烫手啊。

反正林若云只抖了半分钟,就干不了,去准备调料。

先将切好的生姜蒜末放到空碗里,倒入少许盐巴,花椒辣椒粉要多多的,再倒一点酱油、香醋,最后捞一颗酸菜切碎炒熟,也装到那碗中。

粉条煮熟后,就起锅挑到碗底,舀上一勺煮粉的汤淋下去,洒上一小撮嫩绿的葱段,看上去就叫人胃口大开。

林若云觉得不过瘾,还拿了几个鸡蛋打碎,烙成金黄的煎蛋,放到汤面上。

吴氏说她败家,也没拦着,反倒又添了几个鸡蛋。

林若云就笑,吴氏也笑了,“要吃就吃个够,吃过了就了断你们的盼头,省得每天在那惦念。”

因为够麻够辣,吃得大伙儿在冬天里都冒了热汗。

这粉是实实在在的粮食,一碗就能叫人吃得饱饱的。

下午还在下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