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63节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63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吃过饭,雨还没停,但陈老爹坐不住了,他戴上斗笠,拎着一升玉米粒去了队长家。

他要去借驴子回来拉砖盖房子。

今年这饲养牲畜的政策又宽松了一些,允许各户在家养鸭养鹅。鸭子和鹅比鸡更好养,早晚喂一点玉米面拌菜叶子,然后把它们赶到田里去,既能吃了虫子杂草,还能拉粪肥田。而且这鸭蛋鹅蛋个头更大,一个顶两个鸡蛋,划算得很。

所以家里老陈家三房人都养了十来只,但养这么多东西,占的地就多了,所以家里得再盖几间屋子。

除了鸭和鹅,老大老二家都养了猪,吴氏今年养的两只猪,她说老三俩口子不在家种地、又没做工,一年到头没点收益,拿啥过年啊?所以她要多养一只,拿来补贴老三和女儿。

如今都是小猪,还能两只猪崽待一个猪圈,再大一些就不行了,所以猪圈也得扩建。

鸭圈鹅圈猪圈都要扩,地倒是不愁,愁的是砖瓦。

好在陈老爹常年做木工和砖瓦工的活儿,也清楚怎么修建能节省材料,清楚是清楚了,还得把材料弄回来呀。

那两头驴是队里的宝贝疙瘩,是知青们和大队的情谊见证,通常情况下队长是不会把它们借给私人的,就算借那也得拿出粮食来换啊。

但陈老爹去了意外的顺利。

谁叫他会生养孩子呢?他儿子女儿媳妇都考上了大学,一家出三个大学生,这多大的福分啊,连带着老陈家一大家子在村子里都是要被人高看一眼的。

队长没收陈老爹的粮食,只叫他用上好的草料喂养驴子,可别把它们给累瘦了。

陈老爹牵着驴回家,叫上两个儿子穿戴好蓑衣斗笠,跟他一块去公社搬运砖瓦。

陈老爹走这一趟,主要是为了教导儿子怎么挑选砖瓦,还有一个是测试这驴子的负重量。因为这下雨天路滑嘛,万一驴子打滑摔了再叫背上的重物压着,那驴就废了,不死也得残。那是要不得的,这是公家财物,一定要好好爱惜。

第二趟陈老爹就没去了,在家刨木头。因为砖头不够,陈老爹打算这墙只砌一人高,上头用木头撑着,再编织一些竹篾绑在木头上面围起来,这样既节省材料还方便通风。

陈老爹哼哧哼哧的干着,身上累出了一身汗,瞧着跟淋了雨一般。

川省下着雨,京市却是个晴朗的好日子。

因为上午提前通知过午饭后要去教室集合,下午的时候同学们都准时到了。

郑秋菊收了班费,说了一点事,剩下的时间众人就安静看书。等到外面放起了运动员进行曲,郑秋菊就招呼同学们拎起小板凳去操场参加开学典礼。

当代大学生的纪律性都是极强的,进行曲放完,操场上已经坐满了人,都在划定的区域内,整齐得像豆腐块。

高台上方坐了不少人,林若云恍惚看到了孙老的身影。

典礼的第一项就是校长致辞,校长说的话和秦玉河第一晚说的内容差不多,多是勉励之言,但更有感染力,底下不少人都红了眼,甚至有人低声啜泣,结束时更是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第二项是新生致辞。

隔得远看不清那人模样,但依稀能认出是个身形娇小的女生。

陈曦跟林若云小声说道:“她是谁啊,她凭什么能当新生代表啊?”

她心里是有点不服气的。身为厂干子弟,再加上自幼学习成绩好、上班时技术出色,陈曦当过很多次先锋模范、也演讲过很多次,但这回却是坐在下面看着别人演讲,心里头就有点不得劲,叫她忍不住对那新生代表多了几分探寻之意。

林若云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要不等回去了问问秋菊?她是班长应该比我们消息更灵通一点。”

这时董舒悦忽然出声,“她是学校老师的女儿。”

陈曦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原来如此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