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终宋 > 第562章 宗室

第562章 宗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开,朝会已然开始了……

~~

李瑕穿过宫阙楼台,进到大殿站定,脑子里一直在想着事情。

他意识到,自己对李家的了解太少了。

李家曾是书香门第。

当时,家主李仁本颇有才名,但不愿为官,赋诗曰:“金带重,紫袍宽,到头不似羽衣间。君王若许供香火,神武门前早挂冠。”

只这诗,可看出李家底蕴。

李家多有族女嫁赵宋宗室,门庭显赫不上,比不了谢、贾、杨几家,但也算不差。

官家赵昀继位时,皇弟赵与芮封荣王,赵与芮相当于从平民一跃为天潢贵胄。

所以,赵与芮娶李家嫡长女,其实是为了借一借李家的声望。

随李家长女陪嫁的侍婢,有一人名叫黄定喜,勾搭了赵与芮,怀了孕。

李家长女给黄定喜赐了份堕药,没堕成,导致赵禥出生时,神智有缺陷。

多年间,这事一直都不算什么,也没多少人知道。

直到官家赵昀打算在宗室中收一个嗣子。

当时,李仁本与一批朝臣坚决反对官家选择赵禥。

公心有没有不谈,只李仁本的门户私计,因为当时李氏王妃已逝世多年,赵与芮也有了继王妃。而黄定喜这个儿子,与李家已毫无恩情、只剩仇隙。

赵禥生母卑贱、智力残缺的消息,正是李仁本帮助证实、且散播出去的。

之后,嘉兴遭了盗贼,盗贼杀入李家,李仁本身死,李家族灭。剩下当时在余杭任官的李墉,以及幸免于难的李昭成。

至此,反对赵禥之声偃旗息鼓,赵禥从荣王之子,成了官家之子,受封忠王。

一剂堕胎药已成灭家之仇……

而这些年,李墉能活下来,显然是受到了一批朝臣的庇护。

那么依照李墉的想法,是不是只有斗倒了赵禥,换一个宗室,才有活路?

……

想到这里,李瑕忽然灵光一闪。

他稍转头,瞥了瞥站在另一列的临安知府赵与訔。

站在李墉的角度来想。

若扶持一个宗室……

比如,打个不太可能的比方,就比如这赵与訔。

赵与訔有十个儿子、十四个女儿,且他深负才干、家教极好,把儿子都教导得很好。

这十个儿子随便挑一个给官家当嗣子,必定都比赵禥好。

于大宋社稷如何有益且不谈。

从李墉的门户私计而言,赵与訔的亡妻也是李家族女。

赵与訔的十个儿子中,有五个儿子都是其李氏亡妻所出……

当然,这是个比方。赵与訔还远远不够格,知临安府只是个“差遣”,临安知府几乎是一年换一个。

且,吴潜势力之中,远不止一个李墉,与宗室有联姻的人太多了。

宗室中,排在赵与訔前面的也太多。

但这就是吴潜“鲸沉于底,终有一跃之时”的意思。

那,这其实也是李墉的意思。

……

李瑕发现,低估了李墉。

本以为李墉是怀着满腔傻里傻气的报恩之心,是要逃到临安玉石俱焚,毁自己心血的。

现在看来,李墉心里有自己的计较。

本以为吴潜若已找到李墉,会立即发作,扳倒忠王赵禥。

不是的。

人家二十二岁中状元,当了一辈子的官。要易储,还能连易了储之后如何收拾局面的后手也不先布置好?

那么,“李墉被荣王捉了”这种辞,以吴潜的水平,只怕不会信。

为何不问?

极有可能,李墉已见到吴潜。

吴潜出手保他李瑕,根本就不是被骗了。

而是打算借他李瑕的力。

西湖上的一场谈话,吴潜虽没服他,但还没放弃……

再推算,今日赵与訔忽然搭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