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终宋 > 第823章 切身利益

第823章 切身利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塬上的小亭子里谈话,一起用了午饭。

谈话尹始,杨大渊问的都是川蜀如何了。

他听说各个山城的军民又被迁下来,很是感慨,渐渐还红了眼眶。

“这辈子,历任蓬州、利州、阆州、夔州……走遍了整个川蜀,你方才所言每个山城,每个地方,我都曾去过……”

杨大渊仰了仰头,想到蜀中军民返乡安居乐业,自己却在这西北吃风沙,只觉造化弄人。

他也不为自己推脱,顿足长叹。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李瑕看得出,杨大渊说这些都是出自于真心。

这个蜀中老将是真的对大宋、对川蜀、对川蜀的山水与百姓有感情。

“还有回头路。”李瑕道。

今日的谈话,杨大渊分明是一副恨不能马上就归降李瑕回归川蜀的样子,而且不是演的。

但谈到关键问题,他却沉默了。

李瑕有耐心,不急着催,等了许久,才又听杨大渊开口。

“老夫很羞愧啊,食大宋米䘵,却屈膝投降,辜负天子厚望,毁家兄忠烈之名。”

杨大渊没说自己愧对百姓,他保全了满城百姓性命。

他坐在亭边,抚着自己的膝盖,想了想,又道:“若有可能,老夫确实是想回川蜀……”

这句话,或许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天下的形势。

以杨大渊的资历,他投降之后,迅速让所有降将都围绕在他周围,在蒙古又形成一个军阀势力。

当年他一降,几乎是带着除了钓鱼城之外的蜀中诸城一起投降。

现在,他若肯降李瑕。重要的不是他之后能为李瑕做什么,这件事本身就能让无数人对忽必烈失去信心。

李瑕很慎重,听了杨大渊的表态之后,想了想,缓缓问道:“杨老将军有何想要的?”

他称“老将军”,而不是“都元帅”,这是不承认蒙古给杨大渊的帅职。

这一句话之后,杨大渊表情似乎平静了一些,继续拍着膝盖,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啊。”

隐隐的,已没有刚才那么真诚了。

李瑕笑了笑。

他知道,杨大渊和刘黑马还有些不同。

刘黑马是被打败了,不得不降;杨大渊却还有选择的余地,而且明白现在这局势他正好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这种时候,是该给些足够的条件。

但李瑕还是道:“杨老将军也知道,蒙古如今待武将虽宽,往后却未必。”

“在蒙古……都元帅之职可承袭下来。”杨大渊缓缓道。

小亭子里安静了一会。

先前饱满真挚的情感发自于杨大渊的肺腑,他已双目通红,像是已决心反正。

但,实在话现在才说出来。

切身利益。

这只是杨大渊的第一个条件。

后面必然还有别的。

当然,李瑕若不得答应这个条件,后面的也不必谈了。

李瑕却是答非所问,谈起了别的事。

“这次忽必烈齐集大军来犯,最后却无功而返,杨老将军是如何看待?往后的局势,可看清了?”

什么世袭的都元帅、军民总管,倘若最后蒙古国若没了,一切也都没了。

杨大渊反问道:“这次若不是草原出了变乱,关中真的能守得住吗?”

“蒙军强攻两月,未进关中一步,足可见忽必烈外强中干。”

“阿里不哥为你解围了,不是吗?”

“不是。”李瑕道。

“呵,好吧。”

杨大渊笑笑,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再谈这个话题。

他这个笑容有些讨厌,态度有些轻蔑,若换作张珏来劝降,只怕要气得扬斧头了。

扬斧头也没用,改变不了杨大渊的想法,暴躁只会更让杨大渊看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