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终宋 > 第1043章 围点打援

第1043章 围点打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沙市镇码头!

这是元军最容易攻下、且最有用的战略要地。

拿下码头,既有了船只,还能够封锁江面,一旦将唐军主力封锁在江陵以东,基本就达到了战略目的……

姜才赶到南城一看,只见江边还是一片繁忙,从鄂州来的船只满载着人口货物还在缓缓沿着长江而上,岸边有光着膀子赤着脚的纤夫正在拼命拉那些沉重的船只。

“陛下的旨意到了吗?”

“还没有,船只带着辎重逆江而行,算时间最快也要在五日之后抵达。”

听到主军还未抵达江陵,姜才眼中泛出了忧色。

但逆水行舟,并没有别的办法。

“立刻准备,我要亲自支援沙市镇码头。”

“诺……”

“江陵三千三,何足持作远。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

沙市镇在春秋战国时是楚国的大江津渡,至如今已成了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冲、商业要会。

码头离江陵城十余里,其繁华却不输江陵城,可谓是“嚣喧如沸,金钱如丘,绨绵如苇”。

甚至在唐军攻下江陵之后,此地之繁华也并未减褪,反而成了唐军的辎重、战利品的中转港口,并在议和之后更加繁忙起来。

如今处在沙市镇的人多是大商、世贾,不太关心大宋王朝一下丢了半壁江山,关心的反而是生意。

“听说了吗?议和之后,榷场便要设在江陵,而江陵榷场又能设在何处?必是沙市镇码头。”

“我还听闻叛军……哦,不,是唐军要驻扎在江陵。”

“已可预见往后光景。啧啧,三楚名镇可通东、西。向晚蓬灯远映,照耀常若白昼。”

.....

不关心国战而只在意钱财,这风气,不仅仅是吕家有,也不是吕文德带出来的。

反而可以说,吕文德从一个杀敌报国的炭夫成了万口藉藉的巨贪,未必不是这风气影响。

自澶渊以来,大宋就在花钱买太平,也习惯了花钱买太平。早已被它的“富裕”与“繁华”绑架了。

但有时候,太平就是买不到,求不到的。

号角声传到沙市镇之时,繁忙的码头为之一滞。

冒雨搬运货物的力夫们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茫然地抬起头;坐在茶馆酒肆中的商贾还在高谈阔论,放下了手中的杯子……

隔着重重雨幕,他们并没有看到发生了什么。

随着号角愈响,忽然有士卒狂奔而来,大吼不已。

“所有人上船!上船!”

“快到码头上去!”

“怎么了?不是议和了吗?宋军和唐军又开战了?”

“是元兵来了!元兵来了……”

不少力夫顿时感到了迷茫。

他们还没有将“元军”这个新的称呼与曾经那个喜欢屠城的蒙军联系在一起,至于这个元军还屠不屠城,此时还没有人知道。

战事发生的地方离镇上还有十余里距离。

元军是从江陵城东面的一个名叫“长湖”的湖泊绕过来的,绕开了唐军在江陵城的防御。

但就在沙市镇以北,还有一支唐军驻扎,提前发现了元军的踪迹。

这支唐军本就打算在沙市镇码头附近建一座城垒用于长期驻扎,已挖开了壕沟,堆起了矮墙,列阵于矮墙之后,显得并不慌乱。

“元军近了……”

“速报姜将军,探马回来了吗?元军有多少人?”

.....

雨天并不容易观测到元军的人数,高处的视线不好,根本望不到骑兵行进时的尘烟。

驻守着沙市镇的唐军虽有两千余人,北面这个防御点仅有不到七百人,站在矮墙之内严阵以待。

元军在雨幕中渐渐出来,队伍很散,一个个骑兵并不停下,而是围绕着镇子像是在寻找着突破口。

“不止两千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