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末代土司 > 第 380 章 提前诞生的过桥米线

第 380 章 提前诞生的过桥米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上,又鲜又香。她把鸡肉和鸡汤装入罐中,正准备给丈夫送去,突然晕倒在地。”

“待到醒来,日已偏西,她唯恐饭菜已凉,结果用手摸汤罐还是热烘烘的。”

“于是,她赶快拾起瓦罐,带上米线,穿小道,过长桥,来到丈夫身边,将米线往鸡汤里一烫,随即捞出放到碗中。”

“终于吃到热乎的米线,而且味道鲜美,十分不错,因此秀才吃后十分满意,连连叫好。”

“良久,书生说道,此膳可称为过桥米线。”

“在这之后,尽管秀才的妻子天天还是要穿小路,过长桥,但因厚厚的油层将汤盖得严严实实,秀才便能顿顿吃上滚热鲜香的米线了。”

“从此之后,这‘过桥米线’”也就因此得名。方法传开后,人们纷纷仿效。这也就是‘过桥米线’的来源和典故了。”

杨云滇笑呵呵地说出了过桥米线的来历,这个故事在后世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不过在这个时代,还是首创,相信还没人听说过。

“妙啊,真是妙,这办法着实不错,按照你这样说,我都有点想要尝尝这过桥米线了。”

这次还是云南府知府王绍旦继续在夸赞着杨云滇的故事和这个所谓的“过桥米线”,来帮着他继续话题,免得杨云滇一个人尬聊。

“是,知府大人说的是,小生也是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了启发,研制了全新的过桥米线,按照配料的不同,取了不同的名称。”

“比如说,‘秀才过桥米线’、‘举人过桥米线’、‘状元过桥米线’,当然了,还有一种‘金牌过桥米线’。”

杨云滇随即又笑呵呵地解说了集贤龙门客栈里的过桥米线的不同和分类,目的也就是吸引人而已。

就在杨云滇叙述的过程中,早有侍女给大家端上了一大碗的鸡汤,还贴心地提醒各位大人一定要注意避让,小心烫伤。

“各位大人,最正宗,最传统的过桥米制作可是不易,非常的繁琐,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成。”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原料复杂,要用壮鸡、肥鸭、鲜猪排骨、筒子骨等入一锅炖制而成,要很长时间才能熬好。”

“配菜包括鸡脯肉片、生的猪里脊肉片、五成熟的猪腰片、肝、肚头、乌鱼、鱼肚、水发鱿鱼片等十几种。”

“辅料有豌豆尖、菠菜、草芽、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笋片、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鹌鹑蛋等。”

看着已经被勾起兴趣的这帮官僚,杨云滇继续侃侃而谈,说着这个过桥米线的奇妙之处,来吸引这些人的注意力。

“妙极,妙极这东西看起来果真是不错,值得一尝,值得一尝。”

听了杨云滇的话语,沐天波也是很兴奋,看着侍女在帮着他布菜,兴奋地说道。

“国公爷说的对极了,我们大不必考究故事的真实性,吃过桥米线也就意在讨个好彩头。”

“这配汤的猪骨和鸡块经过本客栈秘制手法烹饪,长时间熬制得到的汤汁,那可真是自带鲜香爽滑的一碗好汤。”

杨云滇再次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心里却是想着这里面可是有味精、鸡精、一口香、奶精(植脂末)、浓汤大骨粉(膏),还有一些不能言说的物品,能不好吃吗?

“各位大人,这高汤制起来可是不易,我们在熬汤的时候放入了各种中草药。”

“比如党参、黄芪、当归、麦冬、大枣、枸杞、虫草花、葛根、薏米、红豆等。”

“当然了,今后还可以定制,如果想要不同的功效需要放不同的草药。”

“比如,想要祛湿就放薏米、红豆等,想要滋补的就当党参、黄芪等。”

“如果是炖猪肉,那么就需要用到点八角、桂皮、点点白扣,还有香叶,可以加一些小茴香,不要多。”

“猪肉还是和八角、白扣、香叶比较搭,桂皮搭配有增香的效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