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东林想变法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东林想变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做班匠银。”

“奴婢领命……”曹化淳和孙良纷纷作揖领命,而朱由检却还是不放心交代道:

“那王恭厂,放在内城之中不是个事,最好是放在崇安坊靠城墙的一带,另外库存的火药不要积攒太多,最好不要超过五十万斤。”

“这……可兵部规定的是二百万斤的库存啊……”孙良有些难为,这扭捏模样让曹化淳看见后,立马呵斥道:

“你是听殿下的还是兵部的?”

“是是是、那奴婢将多余的一百五十万斤送往燕山大营?”孙良被曹化淳呵斥一声也反应了过来,自己是齐王的人,管他姥的兵部作甚。

“五十万斤送往沈阳,辽阳,镇江州,剩余的火药和目前积攒的甲胄一同送往燕山大营吧,另外再去军械所,把工部和兵部打造的合格甲胄也一同运往。”

朱由检想起了戚金在辽东火药不足的窘迫,因此交代一声,随后便在孙良的作揖中离开了盔甲厂。

上了盔甲厂的马车后,朱由检这才对曹化淳道:“燕山大营眼下募兵多少了?”

“回殿下、按照殿下的要求,过去三月一共募兵五万九千三百二十七人,其中送往大宁三卫一万六千八百人,目前尚有四万二千五百二十七人,加上水军三卫,还缺额两万余人。”

曹化淳一边回应,又一边道:

“以十六卫军和十二拱卫营的伙食,御马监的官场已经负担不起,除了鸡蛋还能正常负担外,其余猪、羊、鸡鸭等肉已经出现缺额了。”

“将这外十六拱卫营的伙食按照一日一顿肉,一顿肉一两来降低吧。”朱由检知道,不可能让大明全部的兵马都用十六卫军和上直十二拱卫营的伙食来做标准。

上直十六卫军和上直十二拱卫营是外征和拱卫北直隶的,可以说是天子选锋,这样的选锋、吃得好自然不奇怪。

但如果日后他要裁军,在各省布置外拱卫营,就不可能按照这样的标准了。

朱由检所想的是比较简单的,拱卫营分上直拱卫营和外拱卫营。

上直拱卫营拱卫北直隶,外拱卫营则是负责南直隶和十三行省,以及日后的辽东和新开拓地。

大明眼下有1427个县与37个直隶州,总计1464个基础的地方行政。

按照营哨制,五人为一伍,二伍为什,三什为队,三队为哨,五哨为总,五总为营来看,分别对应人数是6人、13人、40人、121人、606人、3031人。

如果要掌控地方,那么这里一千四百六十四个地方行政,最少每个地方要有一总的兵力,也就是全天下最少需要近八十九万兵马驻守。

这个数量显然太多,哪怕就是按照一人十两银子一年的军饷,也需要支出八百九十万两,几乎是大明五成的财政。

如果再加上甲胄,那么所支出的可就更多了。

因此朱由检必须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既能震慑地方,又保证中枢的财政不受影响。

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干脆将一总兵马驻扎在一府的治所所在,而大明的府、州一级单位,则是有163个府与37个直隶州。

按照折中的办法,那就是需要十二万一千二百人,近四十个外拱卫营。

大明两京十三省,除去两京以外,平均下来,那就是每省驻扎近三个营。

用三个营的拱卫营,加上俸禄较低的城中兵马司,基本可以保持两京十三省基本盘的稳定,保障日后财政改革的应变能力。

不过这还不算保险,还需要在野外驻扎一营兵马,方便驰援各府县。

因此那么一算,大概就需要五十三营,十六万兵马。

在日益通货膨胀的物价时局下,将军饷定为十五两,算上粮秣,常年支出在三百万两左右。

十六万兵马看似不多,但足够稳住基本盘,而如何向外开拓,便需要重新启用卫所制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