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 第290章 那朕就住下了

第290章 那朕就住下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等恩荣,已经是大明开国以来前所未有了。

“朕已经将此诏下了礼部,相信要不了多久相关的恩赐就能送到南京来了。”朱翊镠说道。

虽然朱翊镠并没有这么做,他在船上的时候才记起来此事,就差人送手诏回了京城,但是也不妨碍朱翊镠这么来对张居正这么说。

要不然这也少不得一番费口舌。

果然,听到天子这么说,张居正也不好再继续辞让了。

自己总不能落了天子的面子,让天子把礼部的诏令撤回来吧?

与另一个时空张居正只是口头推辞不同,张居正是真的觉得自己在天启朝没有做什么像样的贡献出来。

虽然一条鞭法施行的很顺利,但是这士绅一体纳粮始终都是遇到种种的阻碍。

所以这让张居正觉得自己有愧于皇恩。

见张居正还要说什么谢恩的话,朱翊镠摆了摆手,“张先生,那些弯弯绕绕的就不要跟朕继续说了。”

“朕多日赶路,也是身子乏累了,不知道张先生的府邸是否还有空房?朕想要叨扰张先生几日,不知张先生是否方便?”

听到天子这么说,张敬修大喜过望,天子下榻他们张家,那是多大的荣光?

“陛下,有的,有的!”

没等到张居正说话,张敬修就连忙开口说道。

张居正瞪了自己儿子一眼,又转过头,“陛下能下榻蔽府,乃是我张居正莫大的荣幸……”

“只是这致仕之事……”

朱翊镠已经站起身来,对着张敬修说道:“张爱卿,你来带朕转转,尽量把朕的住所往前院放放,后院都是女眷居住之地多有不便。”

张敬修连忙说道:“陛下,这府里除了婢女之外并无女眷,臣的祖母与母亲尚在京城府邸居住。”

朱翊镠点点头往外走去,“张先生,致仕之事休要再提。”

“张先生在一日,就是一日大明的首辅。”

张居正怔怔的望着朱翊镠的背景,突然间又是一行眼泪夺眶而出。

“吾只恨,这上天不能多给我十年寿命,如此好为天子鞠躬尽瘁,报天子泼天之恩……”

游七过来,扶着张居正要躺下,但张居正说道:“天子尚在,吾何能躺在这里?”

闻言,游七只好说道:“相爷,小人先去安排些吃食……公子为天子安排住处,天子定然也要好好休息的。”

“您好生休息着,如此才能陪同天子用晚餐。”

听到游七这么说,张居正才没有抗拒,躺了下来。

没过多久,张居正就已经沉沉入睡了。

这一趟的情绪起伏,已经让张居正累的精疲力尽了。

张居正病重的消息,在各地都传的沸沸扬扬,而百姓们都是对此不敢置信。

他们不相信秉国十年的张居正,在天命之年竟然就时日无多了。

毕竟张居正的座师徐阶已经八十岁了,还是精神很好。

可是人与人就是不尽相同的。

实录云:张居正性沉深机警,多智数。及入阁辅政政,毅然有独任之志。受顾命于主少国疑之际,遂居首辅,手握中枢大政,劝上力守祖宗法度,上亦悉心听纳。十年之内海内肃清,四夷宾服,太仓粟可支数年,余金至四百余万。

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综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实乃是经世济邦之才也。

然其偏衷多忌,器小易盈,钳制言官,倚信佞,在其怙宠夺情之时,本根已尽数断矣。威权震主,何怪乎身死未几,而戮辱随之。

后世的明思宗朱由检曾说过,得庸相百,不如得救时之相一。

这救时之相,指的就是张居正。

即使张居正病死,但是其主持的新政还没有停止,有谁可以接替张居正来主持新政之事?

新政该何去何从?

……

天子的手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