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 第314章 谋算

第314章 谋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去,叉着腰的朱翊钧一下子卸下了防备,一手扶在门框上,一手扶着自己的腰。

朱翊钧长吁短叹道:“这腰,真酸啊……这两天怎么搞的比当时烧琉璃还要疲惫呢……”

说完之后,朱翊钧才发现周围还有几个婢女在这里。

“咳咳,区区一天一夜而已,本王龙精虎猛丝毫没有什么感觉!”

内阁里面,张四维脸上的喜色还是抑制不住。

“元辅,这是翰林院递上来的皇子名字,请您过目。”内阁中书推门而入,将其放在了张四维的案桌上。

张四维嗯了一声,就开始看起来翰林院拟定的名字。

皇子的命名,只有自己独特的礼仪的。

皇子诞生之后,由宫殿监负责记录皇子生母及生辰。在皇子被赐名以前,只是称为皇子,只有到赐名以后,才按照排位顺序,称之为皇几子。

但由于这是天子第一个儿子,所以百官们就心照不宣地称之为皇长子。

通常来说,在皇子诞生的三个月之内,由礼部发文给钦天监,让其选择合适的行礼吉时。同时,翰林院需要查阅钦赐过的宗室同辈名字并且进呈天子御览,避免出现重名。而且翰林院还需要初步拟定几个备选名字,由天子从中选择圈定,通知内务府和宗人府,到修玉牒时叙入。

而明代皇子宗室的命名,更是有其规则。

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了大明皇子的命名方式,以第二个字为辈分,第三个字都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部首,一直循环使用,后世的诸帝及皇子都严格遵循这一命名规律。

为了防止重复,朱元璋还贴心的以辈分针对太子朱标和诸亲王世系,各拟十二字,每字代表一世。

其子孙出生之后,由宗人府依世次取双名,上一字为辈分,下一字则取五行。

如太子朱标的世系为: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世系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由于太子朱标一系到建文帝就断掉了传承,现在这一系就是燕王朱棣这一系。

等到了朱翊镠,就已经是朱棣之下的第八代,那其子就是“常”字辈了。

“常淓,常洛,常洵。”

看着翰林院一定的三个名字,张四维一时间也拿不准哪个更好。

这几个名字里面第一个名字,不但是常用字,百姓民间也不用太过避讳,但是确实没有第二个名字和第三个名字好听一些。

思索了一会儿张四维就把这个奏疏放了起来,反正这是天子要头疼的事情,自己就不操这个心了。

见内阁中书还没有离开,张四维问道:“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内阁中书迟疑了一会儿,“启禀相爷,这武清伯府派人来请相爷今晚入府一叙。”

虽然李伟他们被削爵一级,但是这京城里还是习惯用武清伯来称呼他们家。

张四维冷笑一声:“武清伯府打了什么主意我还不知道吗?不过想趁着这件大喜事要求上书恢复爵位罢了。”

“就按照武清伯的吝啬的性子本辅去这武清伯府,怕是都能差点吃饱了。”

这一句差点吃饱了,简直是嘲讽至极。

李伟这敛财奴的性子,京城里可是人尽皆知。

上次惹的天子龙颜震怒,自己怎么可能去触这个霉头?

在内阁门前翘首以盼的武清伯的管家,一见到张四维的内阁中书出值房,就露出笑脸慌忙迎过去,“年兄,相爷可是同意了?”

内阁中书摇了摇头,又把一张汇票塞回给了管家,“相爷没有应允……”

听到这话,武清伯的管家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僵住了。

“年兄,劳烦您再劝说一番……”

内阁中书连连摆手,“相爷的意思,我可不敢忤逆。”

武清伯府。

李伟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