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 第328章 一生要强的男人

第328章 一生要强的男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服。

陈矩送了题本之后,朱翊镠扫了一眼。

潘晟一连上了三四道乞休的奏疏了,但朱翊镠还是照例挽留。

还有就是张四维上的奏疏,朱翊镠饶有兴趣的翻开,想看看张四维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皇上圣德谦虛,纯心委任,不以臣等不肖,每欲咨询又以御史多言,俯垂慰谕臣等,方切感激,更复何言!但国家典制及阁臣责任,言官皆不得深考,不敢不为皇上明之。”

“其一谓部院各衙门不当制考成簿送阁查。考查得祖宗旧制,各衙门每月关领内府精微文簿开写事件,月终送内阁

收掌,年终类送六科廊此二百年成规也。今考成文簿与精微文簿相同,但详略稍异耳。然则各衙门事体未尝不使阁臣与闻也,若于诸司之事全不与闻,即皇上有问臣等,凭何奏对?即有票拟臣等凭何参酌?”

“又谓吏兵二部升除不当一一取裁,又谓各处督抚巡按不当密揭请教,夫阁臣以平章政事为职,而用人则政事之大者。故文官自京堂武官自参将以上部臣亦与臣等商量,无非虛心为国以示慎重公平之意,但当问所用公与不公不当问臣等,知与不知也。至于各地方事情,若关系重大督抚等官岂得不与臣等言之?如陕西等处重灾作何赈济,辽东虏

情作何防剿,云南莽贼作何备御,此皆朝廷大计,但论事体当与不当不必论臣等知与不知也。又谓票旨不使同列与知则,臣四维在阁无一事不与二臣拟议,谓其同寅和衷原无此事,何从禁革假令臣等居位食禄事事皆委之,不知岂不安逸然。祖宗建立阁臣之意,谓何臣等受皇上高厚之恩,谓何而推委自便即万死何以塞责!”

看完之后,朱翊镠倒是看出来了,这张四维是要请求废除考成法。

历史上,此事是由申时行所奏请,不知道张四维这次为何这么快就要动手。

考成法雏形见于嘉靖大礼新贵张璁掌都察院之时,而成于张居正主政的万历元年,用以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所发布谕令,并对其执行状况进行记录。对所交办各衙门的事宜设定期限,以三本账簿进行记录,一本送各部衙门,另一本送六部和都察院留存,还有一本报内阁备案,每完成一件,便登记核销一件,而如果没有完成,则必须向上如实申报备案,否则将被论罪处罚。

如此一来科道官员们就可以十分清楚的了解执行状况,而六部、内阁都有权随时稽查,这样一来,内阁便有了钳制朝廷各衙门的权力,而朝廷政风为之一清,怠政懒政的官员被纷纷清退。

但朱翊镠不得不承认,考成法不是尽善尽美的,其制度设计僵化,没有能对应新状况而进行改进,阻碍了官吏在办事时发挥积极性。

逐级考核的结果就是把权力集中在了内阁手中,下层各级失去了自主权。

而负责监察的都察院各个御史、言官等也没有逃过考成法的制裁,同样被内阁钳制,实际上是造成了内阁首辅独裁状态的形成。

在地方上,考成法的考核内容主要是针对赋税和治安方面,如税收是否按时收上来了,盗贼是否抓够了等,导致管理方法僵化,各级官吏只负责完成任务,不考虑实际情况。

地方的官吏要是税收收不上来就去百姓家中强行征税,盗贼抓不够就抓良民来充数。

地方官吏扰民,就在此处。

一心想搞科技强国的朱翊镠,平日里都被这些政治事务缠身。

但这些政务又涉及国家治理,不能不予以足够的重视。

不得不说,从流民之中招募了一部分青壮入军只能是杯水车薪。

之后迁徙了一部分流民前往太平州和安乐州,倒是有几分起色。

流民问题始终都是困扰大明的一个大问题。

交纳不起赋税,又没有地可以种,自然就成为了无家可归四处漂泊的流民。

在特殊时期施行考成法,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