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 第346章 政治盟友

第346章 政治盟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翊镠心里算算日子,这方逢时万历二十几年病卒的,那万历十五年出生的宋应星还不过是个孩童而已。

于慎行开口道:“皇上,琉璃本身就是价值不菲,这建造琉璃盐池,怕是会耗费巨大。”

朱翊镠道:“于爱卿不必担忧,这司设监已经有了制作琉璃之法,所花费的银子并不是很多。”

“这制作琉璃的花费,朝廷承担一半,灶户承担一半。”

见张学颜欲开口,朱翊镠摆摆手,“朕知道张爱卿要说些什么。”

“灶户手中并没有多余的银两朕是知道的,所以就让他们分期付款。原本一引盐抽一钱银子出来,直到他们还清为止。”

张学颜愕然,天子刚刚说涨一钱银子,如今又抽走灶户一钱银子……

若是按天子所说,灶户不仅就凭空拥有了琉璃盐池,并且提高了四成的产量,也就是提高了四成的收入。

原来自己才是格局小了。

“诸位爱卿若是没有其他的意见,就都按朕的想法实行吧。”

“至于盐商现在拥有的盐,仍然允许售卖。但三个月过后,若是还有盐商敢私自卖盐以走私罪论处!”

……

出了乾清宫之后,张四维变面色阴沉的匆匆而去。

在后面的张学颜笑着对曾省吾说:“大司空你看看,这首辅大人可是坐不住了。”

曾省吾点点头,“这天下谁人不知,首辅身后的张家以盐起家立足。”

“现如今天子改革盐法,将盐之售卖权收归朝廷,这对这些势力庞大的盐商来说等于是灭顶之灾了。”

这时候,身后有人叹了口气,“只是不知道这些盐商们该如何闹事。”

张学颜和曾省吾同时回头,发现说话的是内阁次辅申时行。

二人其实对申时行不肯扛起张居正的大旗有所芥蒂,但之前在宫中的传言说,申时行硬顶张四维,将辽王妃弹劾张居正的事情压了下去。

对此,这些曾经的张党们也就只能叹息一声,在心底说一句人各有志了。

“见过次辅。”

申时行点点头,“皇上天资聪睿,一心为天下百姓和朝廷着想,实是宗庙社稷之福。”

“但是这盐商经过了二百年的积累,其背后的能量……”

张学颜和曾省吾对视一眼,也知道申时行未说完之话。

回到内阁值房的张四维面沉如水。

他背后张家本就是盐商世家,张四维的父亲张允龄、叔父张遐龄都是早早发迹的商人。

张四维共兄弟九人,以张四维为长,其三弟张四教从十六岁就参与经商,是山西的大盐商。张四维的四弟张四象的继妻范氏,其祖父范世逵在明初实施开中法时就开始经营盐业。

而张四维的舅父、万历五年就请求致仕的兵部尚书王崇古的父亲王瑶在各地进行贸易,在积攒出不菲的家底之后,就开始贩盐于淮浙间。王崇古之兄王崇义则是长芦盐商。王崇古的伯父王文显也是长芦盐商。王崇古的长姐嫁给了沈廷珍,其长男沈江,也是随其父活跃于扬越的盐商。于是,这张王两家就成为了盘根错节的盐业巨商。

现在将盐收归朝廷,那无异于斩断了他张家的根!

胸中烦闷的张四维推开窗户,发现外面本来令人感受到烧灼的烈日不知何时隐匿了起来。

原本晴朗的天空也渐渐变得阴郁起来。

只听一声惊雷由远而近,大雨便从天而降。

顷刻间,这滂沱大雨就已经笼罩在了紫禁城之上。

张四维负手而立。

这一场的廷议,也让他彻底认清了当前朝廷的形式。

这六部之中,谁能为自己所用?

思来想去,张四维将目光瞄向了吏部尚书王国光。

王国光虽然是张居正的亲家和亲信,但他能坐到现在的吏部尚书,全都是靠着自己的真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