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东晋第一女将军 > 当局者迷

当局者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天起来,许小满已经在做早饭了,李氏腿脚不便,坐在一旁烧火。连翘见状,赶紧去帮忙。池鱼自知厨艺堪忧,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转身去拿碗筷。

池鱼布置好碗筷,饭菜也要做好了。

池鱼左右看了看,没有见到许氏兄弟俩出来,状似若无其事地问李氏:“婶子,三哥四哥不来用饭吗。”

李氏向灶里填了一根柴,转头笑呵呵地说:“他们一大早被寨主叫去分粮了,早上不回来吃了。”

许小满正哼着小曲熬着粥,听到李氏的话,眉开眼笑的,又与两人说:“昨日三哥四哥立了大功。估计这次能分不少粮食,晌午说不定能吃上白米饭呢。”

“就知道吃。”李氏嗔了许小满一眼,眉眼间却满是喜色。

许小满笑眯眯地,没有搭话,将红薯粥盛出来端上桌,招呼几人吃早饭。

红薯粥里放了许多水,熬得稀稀的,黄澄澄的红薯沉在底下,泛着香甜的味道。因为两人的到来,红薯粥里还多放了两把粟米。

李氏给两人盛了满满的米,自己和许小满的碗里却只有汤和几块红薯。

池鱼看着母女二人碗里全是汤的红薯粥,笑着说她早晨胃口不好,吃不了多少,将碗里米拨给母女二人。母女二人虽没有推辞,却也没让池鱼分了太多。

池鱼笑了笑,没再说话,低头小口抿着粥,红薯粥里混着粟米,入口香甜又绵软。池鱼一时有些唏嘘,上次见到红薯粥还是在五年前的郎城。

先帝不喜池家,自是不会给她富庶的封地。所以,当先帝将她的封地定于郎城时,她就知道,那里定是土瘠民贫的地方。

她知道郎城很穷,但她从未去过,她也不知道郎城究竟穷成什么样子。直到她被赶回封地。

在那之前,从小锦衣玉食的她从未体会过人间疾苦。她第一次看到史书上的内容切实地发生着。她将所有的俸禄,所有的积蓄都投进去,郎城才有了今天的样子。

池鱼弯了弯唇,思绪翻飞。又想起池家与先帝的恩怨。

池家先祖是开国重臣,在东晋先祖未曾发迹之时便跟随左右,为东晋打下大半江山。开国后,封为定国公。一越成为新贵,无人能出其右。

先朝重文抑武,武将稀少,人才凋零。后来的东晋虽然吸取教训,不再重文抑武,但积弊已久,非一时难以平衡,武将人才稀缺。

池家历代从武,池家后代,无论男女,在习武用兵上皆是不世之才,使得池家一家独大。

建国初,边境动荡,周边邻国数次来犯,皆是池家众人率兵平定。在民中威望一度胜过皇帝。后边境安定,为防上位者猜忌,主动卸下兵权,镇守最不安稳的西戎边境。

先帝时,西戎数次来犯,池鱼祖父池重率兵反击,连下西戎两城。军中士气高涨,池重乘胜追击,却误中敌军奸计,与其出征的两千精兵全军覆没,无一生还。池重也在那场战役中战死。百姓闻之,自发为池重吊唁。

先帝知道后,忌惮池家在民间的威望,对池重攻下西戎两城之事不褒不贬,一笔带过。转而痛斥池重鲁莽,致使两千精兵无一生还,要治池重重罪。

但池重已死,无法追责,先帝便要将罪落在池重后代头上。池家多年征战,子嗣凋零。池重只有两个儿子,小儿子池冀在对西戎的一次反击中失踪。罪名自然落在了池鱼父亲池简身上。

父亲去世,池简刚继承父亲的爵位,还在为父亲料理后事,却被先帝一道圣旨召回京城。先帝说池重一生为国为民,如今去了,仅剩独子,他作为皇帝,自然不能再多加苛责,断了池家香火。便功过相抵,免了池简的罪。将池简一家接进京城,赏赐府邸,让池老将军的独子独孙不再出生入死,安稳一生。留在京城,天子脚下,由他护着,再好不过。但是,暗地里却夺了池简的兵权以及手里的一切权利。

可谓是‘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