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枭士 > 第1825章:小人奸计样百般、天下激荡、无忌童言

第1825章:小人奸计样百般、天下激荡、无忌童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朱常浩立刻干脆地答应,然后一头雾水地拜别了父皇,莫名其妙地走出了御书房……这场君前问答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朱常浩完全不知道他去西北赈灾的事,已经在他父皇的心中确定了下来。现在的朱常浩只觉得天威难测,不知道父皇心里在转着什么主意。等到他出去之后皱了皱眉,才想起自己应该和父皇请示,让他派自己去西北赈灾的……刚才被父皇那么一问,他光顾着回答,却忘了提这事儿。好在几天后等我预备好了银两,还要回宫禀报,到时候我再跟父皇说这事!朱常浩在御书房门口迟疑了一下,这才继续向前走,他的心中暗自想道:哪怕弄个赈灾副使呢?我也得去一趟!

……这边万历暗自打好了主意,也在紧张地筹集着粮食……真要是赈灾的大臣到了西北,要是光拿着银子,靠买粮喂饱那些灾民,怕是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就这样,似乎这件事就此确定了下来,朱常浩也注定要有西北之行,只不过他本人现在还不知道而已。此时的郑贵妃同样也不知道自己的奸计已经得逞,这皇宫内外的一大家子人,呈现出了一种很可笑的局势。郑贵妃一心想要朱常浩去西北,朱常浩本人也挺想去的。万历想派朱常浩去赈灾,朱常浩却心里琢磨着这件事,还没来得及跟他的父皇提出来。最有意思的是,很快大家就会同时意识到自己得逞了……这离心离德的一家人,居然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且还是因为同一件事,你说这是不是挺好玩的?

……而这时的朝堂和民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针对咱们沈少爷的风声也渐渐的越刮越烈。最初的时候是几个太学的学生在学院里振臂高呼,要上书朝廷,为国铲除奸贼沈渊。过了一段时间,这股邪风不知怎么的越刮越厉害,慢慢形成了风潮。京师里的皇族贵戚因为广东的贡品被沈渊废了九成,逐渐有牢骚传出来,那些王公贵族都说沈渊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百姓上贡几篓桔子,几支火腿什么的,还需要他来横插一杠子?然后就是京城里的官场开始风传,说沈渊在江南独霸一方,只顾着杀了官员把自己的族人提上官位,为了揽权连脸都不要了。在这之后,甚至京师的大街小巷也开始风传这件事,就连童谣都在传唱:

“天地将沉、东南不存。百万黎民,尸骨渊深!”从古至今都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说小孩子的眼睛干净,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妖魔邪祟,在他们嘴里传唱出来的童谣更是奇准无比。没多久,甚至钦天监也有消息传出来,说有客星犯紫薇宫什么的……总之这些捕风捉影的指责,胡编乱造的消息,就此飞快地传扬开来……其实有心人只要一分析这些事的原因,就不难看出这些消息都是怎么弄出来的。那些嚷嚷着要为国除奸的太学生,恐怕是家族中有人被沈渊在广东给砍了脑袋。然后皇族起哄,一定是有人故意煽动的,钦天监的传说多半是收了什么人的钱。至于那些童谣……给孩子买两串糖葫芦就能搞得出来,根本算不上什么手段,更别提跟天谴之类的东西沾边了。可是即便是这么不堪一击的谣言,没奈何有人兴致勃勃地传扬,有人别有用心地夸大,还有傻子真的相信,那就没办法了。这里边真正可怜又可恨的其实是那些傻子,听的多了他们也就信了,明明是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的事,却把他们气得满脸通红,口口声声地要讨伐奸贼。甚至家里边都快揭不开锅了,每天被流氓地痞、税吏捕快欺负得死去活来,他们也跳着脚地跟人骂沈渊……真是让人又可笑又可气。慢慢的这股风越刮越厉害,甚至就连朝臣中间都开始鼓动传扬……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如今被沈渊侵犯了利益的那些人全都在暗自加劲,恨不得煽风点火,让这股火把沈渊烧死才好!

……在京师的外面也是如此,甚至在广东一带,有很多书生开始串联密谋起来。这些人里,多半是原本经商或者地主之家,平日里一个大子儿的税也不用交的,现在沈渊新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