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枭士 > 第1971章:一鸣惊天向怒潮、战舰如刀、生于风暴

第1971章:一鸣惊天向怒潮、战舰如刀、生于风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结果到了二零零七年,丹麦皇家林业局的继任部门——丹麦自然局正式通知丹麦国防部。两百年前为了重建海军所种的九万棵橡树已经准备就绪,全部成材,可以用来制造战舰了!当然这个时候世界海军的格局早已经进入了航母时代,不过这个故事也由此让人知道了,什么叫百年海军!而在这个风帆战舰的时代,建造一支海军需要多么巨大的资源和投入,由此也是可见一斑。不过沈渊组建海军有着技术上的优势,完全不用以量取胜,而且说到海军建设,他现在还能缺钱?所以沈渊在会议室里慢慢说出了自己的设想,而他每说出一句话,都引得的下面的几位重要部门的主管眼中异彩连连!

“船只排水量这一点很重要,”沈渊向着在座的各位说道:“虽然咱们的钢铁龙骨可以支撑更大的战舰,并且不用去搜寻巨大的木材,就可以将巨型战舰建造出来,但咱们还是要考虑其它的因素。”“比如说咱们加煤加水的补给站,虽然可以设在天然的良港上,但是过于巨大的船只吃水太深不便通过,同时欧洲各国的商业港口,也会在深度上限制咱们的军舰进港。”“所以军舰不宜太大……一千五百吨正合适。”“军舰可以拥有充足的火炮火力,由于咱们的火炮体量更轻,所以一千五百吨的军舰可以让每艘船上的火炮数量,达到一百门以上。这样一来,区域内的火力密度就可以占据优势。”“这么多火炮?船上摆不下吧?”听到了这里,吕秀才的神情明显有些犹豫。虽然说一千五百吨的大船,体量已经远超这个时代最大的风帆战舰,造出来堪称是雄伟之极,可是海军用于海战的大炮,同样体积也不小啊!

要说一侧船舷放五十门大炮,那得密密麻麻把一艘一百五十米长的战舰,挤得满满当当才行,这明显不符合吕秀才设计战舰的思路。“这个我现在就跟你解释,”沈渊听到了吕秀才的话之后,淡淡的一笑说道:“这样的大型战舰,火炮要分成上下两层,布置在甲板的下方。”“这样可以避免舰船船舷太高,上面的火炮重量太重,在抗风浪和抗摇摆上发生问题。”“只要把火炮分布在下层降低重心,再把它们分别搁在下两层舱室里,在炮口前方留下射击窗就行了。”“原来如此!”一听到统帅的说法,这时的吕秀才脑海里立刻呈现出了船舷上开出了无数窗口,每一个窗口都伸出一门大炮的情景,他恍然大悟地用力点了点头。然后沈渊又接着说道:“因为舰船体量的增大,所以老罗的工业部门要研发制造刚性更强、尺寸更大的钢铁龙骨。”“并且要用咱们的水压机采用连铸连轧工艺,让钢铁龙骨的长度足以贯穿全船。”“这些钢铁龙骨要承载更大的火炮,咱们已经在海战中证明,二十四磅炮想要以寡敌众击败敌人的大帆船,以一炮毁一船,威力还有所不足。”“所以增大火炮口径,意味着船只龙骨要承受的压力更大。同时体量更大的军舰,也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因此重工业部门在龙骨这方面,要加大力度尽快研制生产。”“明白!”老罗的回答言简意赅,在这之前他的重工业部门,用蒸汽水压机锻造钢铁龙骨的时候,他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只要等比例放大建造更大的水压机,同时用更大的熔炉熔炼钢铁,就可以有足够的原料和压力,制造大龙骨。之前的技术壁垒已经被他们一一打破,只要现在的资金能及时到位,制造大型钢铁龙骨就不在话下!在这之后,沈渊又把目光转向了吕秀才……“船只的设计要重新更改思路,”沈渊对着吕秀才说道:“这次海战证明,敌方军舰的集群攻击,还是很有可能用炮弹击中我方战舰的。”“再加上大型战舰的安全需要,所以战舰要设置双层肋板和双层船舷,这样虽然不能防御炮弹,但却可以防止炮弹射穿船板,对船体形成更大的破坏。”“另外船上的火药舱、指挥舱,尤其是动力舱都要加强防护,以防止敌人的炮弹打坏我们的锅炉或者引爆弹药仓。”“你可以试试用加装钢板,同时在钢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