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枭士 > 第2179章:腐朽新生两分明、万众仰望、只待天倾

第2179章:腐朽新生两分明、万众仰望、只待天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在万历极度悲愤之际,此时的京师却是暗藏风云,朝廷内外都对沈渊在江南的崛起,暗自深藏着心思。他们态度暧昧,各方势力显然在暗自盘算与权衡,这也是让万历的心里最为难过的一点。事实上从大明朝建立之初,就在礼教和学术上,还有社会风气和官员制度上,加大了对人心的禁锢。历史上的大明朝虽然经济发展迅猛,人口迅速增加,国力也一度十分强盛,但是用普通人的话来讲,大明的规矩也最厉害。朱元璋严格划分了人口等级,各个级别里的人想要晋身成为更高阶层的人,他们上升的每一条途径都被事先规划好,而且很难跳出规则的限制。大明的学术界对于礼教规范的严格,更甚于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每一个读书人受到的教育,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思想。平民百姓受制于自己的家族,商人即使再有钱也随时会受到官员的剥削迫害,所有的军人和工匠都只能世代做着自己的工作。如果他们想跳出这个圈子,就只能再下一层变成流民,完全没有上升的空间。大明朝对于人心的禁锢甚至到了苛责的程度,他们没有唐代兼容并蓄的思想,也没有宋代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胸怀。祖宗的规矩实在太严苛,让任何人想要做出一丁点改变,都会变成这个时代的异端。因此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思想就显得越来越落后,有识之士虽然能看到这一切,但却根本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虽然如此,但是越强烈的禁锢却反而会产生越严重的反弹。比如说大明朝在文字和思想上的高压,反而产生了明小说这种充满了世俗和生活味道的文体。那些被压制的文人,他们在《西游记》的大闹天宫中体现自己的反抗,在《金瓶梅》的风花雪月里宣泄情爱和欲望,在《水浒传》的江湖和山寨里憧憬自己对自由的向往。而现在这种时刻,即便是最为循规蹈矩的官场,也开始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最开始的时候,当沈渊刚刚入主江南,整个京师官场都对这个反贼一样的人物极为反感,甚至是口诛笔伐大加指责。可是到了后来,随着沈渊的实力越来越强,俨然已经变成了北方朝廷无可奈何的势力,到这个时候大家叫嚷得越凶,反而肚子里却越是心虚起来。现在沈渊远征西域而回,江南的形势越发强盛无敌,这种情况让更多的官员产生了不一样的心思。他们有的是趋利避害,想要奉迎新朝,有的是目光长远,见到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因此心生向往。有的则是从来就不满意大明官场的陈腐与守旧,觉得江南的模样,到处都充满了进取之意。因此,这些官场中人虽然还是一如既往地吵吵嚷嚷,每天大骂沈渊成了常态,但是一旦发生了变故,江南大军要是真的进了京城,到时候你就看吧。说不定,当时嚷嚷得最凶的那部分人,反而会跪满了大军沿途经过的街道,到时候他们转头痛骂的,说不定就是那个陈腐无能的旧朝廷了。事实上还真就是如此,在历史上,每一个被灭掉的旧朝廷,最终都会被人翻出一大堆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证明旧朝是多么应该被打倒和征服。因为历史都是新朝的人为旧时代编写的,所以这种情况在所难免,毕竟战败者总是被人诋毁和辱骂,而那些胜利者总需要有个动手的理由,才能证明他们的正确。对这一切,万历的心里清清楚楚,而对于那些朝臣的首鼠两端,他也早就看得明明白白。但是好笑的是,万历却对此毫无办法,因为祖宗规矩,不但困住了天下所有人,也一样把他这位皇帝折磨得寸步难行。说到那些难以与人启齿的破事儿,就在不久之前,京师里还发生了一件怪事。今年年初的时候,有一个怪人,手里拿着一根棒子,闯进了太子居住的慈庆宫,进去之后这家伙就是逢人便打,接连打伤了几名太监不说,还一路闯进去好远。到了最后,这个手持木棒行凶的家伙还是被抓住,当时朝野上下都被这件事儿吓得魂不附体。真要是被这家伙冲到宫里,一棒子打死了太子,那可就出大事儿了!可是等到抓住了这个家伙,一经审问,怪事更是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