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三国打天下 > 第54章满载而归

第54章满载而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

看老刘沉思,旬靖道:“玄德,我这就安排他们进来,你再考校他们如何?”

“好,就按院长说的,那就让他们一个一个的进来吧。”

首先进来的,是荀攸,虽然已经与老刘见过了,但他还是规规矩矩的向老刘行了个礼道:“见过刺史大人。”

“公达不用客气,我久闻公达之名,我到幽州上任后,首先打算征服乌桓四部,公达可否教我,尽快达到目的。”

“大人,乌桓四部不和,可使用离间之计,令他们自相残杀,而大人也要同时大力发展军力,训练精兵,储备军粮,待乌桓部落实力大减后,大人再暗中出击,逐个击破,有一年时间,必可奏效。”

“公达果然好计,你如果愿意,那就随我一同前往幽州,尽展胸中所学,为我大汉建功立业,公达觉得如何?”

“多谢大人成全,公达必不负大人所望。”说完向老刘深施一礼。

接着进来的,是钟繇,此时的钟繇年近三十,差不多是书院中最大的学生,但老刘知道,这钟繇的才干,不下于名单上的其他几人,尤其是在内政方面,更是一把好手,这也是自己现在急需的人才,当然不能留给老曹了。

“钟繇见过大人。”钟繇向老刘行礼道。

“元常不必多礼,我想问元常一个问题,如果我北伐乌桓鲜卑成功后,占领地该当如何管理?”

“高筑墙,广屯粮,多备些守城的器械和材料,鲜卑、乌桓人骑马打仗还行,如果说到攻城拔寨,他们根本就不行,这样,我们才能逐渐在占领地上立足,然后逐渐把关内的百姓迁移过去,给百姓土地和粮食,免除他们头几年的税赋,长此以往,那些地盘就会慢慢变成我们大汉的了。”

“元常,我们抓到的那些乌桓、鲜卑人,也把他们迁移到关内,分散开安置到各州郡之中,让他们与当地的百姓通婚,逐渐的,他们也就会忘掉自己的外族身份,融入到我大汉这个大家庭之中,备认为,不管关内关外,汉族外族,我们毕竟都是炎黄后裔,不能自相残杀。”

钟繇仔细一想,老刘说的果然有道理,于是道:“大人果然高明,繇受教了。”

下一个面试的,是戏志才,老刘知道,戏志才之才,乃是大才,原来是曹操的第一谋士,只是可惜,因病早亡,搞得曹操一出事就想起他,叹其早亡。

看那戏志才,身材削瘦,面色发黄,下巴上留着一绺胡须,估计和老刘年纪差不多,大概才二十岁左右,于是老刘问道:“文皓,你今年多大了?”

“回大人,志才生于延熹五年,今年二十岁了。”

“哦,那备比你痴长一岁,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文皓,当今大汉天下,是否太平?三年之内,是否会大乱?如有大乱,起因何在?”

听完老刘的几个问题,戏志才摸了摸颌下的一绺胡须,稍加思索,便胸有成竹的答道:“志才观今之天下,实已病入膏肓,何来太平一说,自光武以来,朝中军力每况愈下,根本不足以威慑四夷,才导致如今外族年年来我大汉领地劫掠,而我大汉境内,朝中灵帝宠信宦官,卖官鬻爵,贪官污吏遍地都是,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官逼民反者屡见不鲜,三年之内,如有天灾出现,则天下必将大乱。至于乱势起因,志才相信大人早已清楚,大人看这样可好,我与大人一同写出来,然后看看是否相同?”

果然是高人,并不因为自己是刺史就盲目跟从,还要看看自己的实力如何,老刘欣然同意,请陈纪找来笔墨,二人各自在手心写好答案。

待二人一举手,众人定睛观瞧,老刘写的是太平道,戏志才写的是张角,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二人相视的目光之中,也有了惺惺相惜的味道。

“文皓果然大才,备还有个问题,请文皓不必介意,文皓身体可是有病,或是右腹部经常有疼痛之感?尤其是在酒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