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三国打天下 > 第655章知人善用

第655章知人善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系,也不知道曹操如今官居何职。耽罗王居然问自己,估计是王爷与曹操熟识,于是蔡瑁便向老刘问起了曹操如今的情况。

曹操在剿灭黄巾之乱时也算立了战功,因此后来便被派往兖州的东郡担任太守。如今也算是一方诸侯,手里有钱有兵。加之这几年曹操的苦心经营,四处搜罗,手底下也有了一些谋士和武将,虽然谈不上兵强马壮,但其实力也已经不容小觑。

老刘早已从戏志才送来的情报中知道了这些消息。因此他也没有向蔡瑁隐瞒,把曹操的情况如实都告诉了蔡瑁。

看来自己这些年在家经商,果然耽误了自己的前程。蔡瑁心中也是颇为感慨。不过想想自己今天已经投靠了耽罗王,而且马上便可以去鄱阳岛为耽罗王锻练水军,只要自己好好干,他日也定会有出头之日,想到这里,蔡瑁的心里也就平衡了。

蔡瑁与老刘、郭嘉聊到最后,便提出请老刘抽时间前往襄阳一行。襄阳如今也算是荆州最大的城市,蔡家所在的蔡州便在襄阳城临近。蔡瑁提出的理由便是请耽罗王到自己家中看看,自已也好一尽地主之谊来款待耽罗王。同时若是有机会,也请耽罗王见见襄阳城中的那些豪门望族,这样对于将来双方在荆州经商会有很大的好处。

听到蔡瑁请自己前往襄阳和蔡州,老刘暗自在心中核计了一番。尽管如今荆州的治所在武陵郡的汉寿城,但是那里与襄阳相比,不仅位置偏僻,人口稀少,发达程度更是相差了很多。而襄阳尽管不是荆州治所,但是因为地处南北要冲,商贾云集,并且历史文化悠久,因而如今的襄阳反而是荆州最大的城市,也是名士高人云集的地方。如自己所知,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便在襄阳城外的伏牛山中隐居。其他如庞德公(庞统的叔父)、黄承彦、马良、蒯越兄弟等等似乎都在襄阳一带居住。便是后来号称凤雏的庞统,也是出生在襄阳,如今应该有八、九岁了。如此说来,自己前去襄阳,便可有机会拜见一下这些名士高人,看看是否能有更大的收获。

看到老刘还在沉吟,郭嘉便在一旁道:“主公,我看我们不如就按德珪兄所说,前往襄阳走一遭。我早就闻听襄阳多名士,这样我们也有机会去拜访他们,主公意下如何?”

郭嘉的几句话,也让老刘下定了前往襄阳的决心。从江夏到襄阳,既可走陆路,也可走水路直接到达。只要沿着长江继续逆流而上,到了竟陵之后,转入汉江水道,向西北方向便可直达襄阳城。

想到这里,老刘便对蔡瑁道:“德珪既然请我前往襄阳,那我们就不妨去襄阳走一趟,我也正好去见见德珪的父亲。只是我门这次从耽罗岛来荆州是乘船过来的,如今我们乘坐的船只便停泊在城外的港口之中。我想这次前往襄阳,我们还是走水路如何?这样虽然距离远点儿,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乘船前往。不知德珪对此有何建议?不妨说来听听。”看到自己说从水路去襄阳,蔡瑁似乎有话要说,老刘便向蔡瑁问道。

“主公有所不知,从西陵城前往襄阳,尽管水路也可以直达,但是从安陆到竟陵之间,常有水盗出没,抢劫过往的船只。所以为了主公和几位主母的安全着想,我看我们还是走陆路为好。这样不仅距离近了不少,而且不用担心路上会遇上水盗。”蔡瑁看来对这边的情况确实很熟悉,他也知道沿途有不少的水盗存在,因此便对老刘如此说道。

蔡瑁说完,郭嘉便笑着对蔡瑁道:“德珪兄,主公此次从海上进入扬州之后,曾经先后在巢湖、鄱阳湖消灭收服了大批水盗。鄱阳湖水军便是由原来鄱阳岛上的水盗归顺主公后组建的。既然荆州这边也有水盗,我们就更要走水路了。即使那些水盗不来截我们,我们还要顺路去找他们。主公您说是吧?”

“是啊德珪,我也正想消灭一些水盗,为沿途的百姓做些好事。德珪熟悉这边的道路情况,有德珪给我们带路,我们更不用担心了。我看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