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三国打天下 > 第1400章毕岚多才多艺

第1400章毕岚多才多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乌,旋于桥西,用于洒水浇南北甬路浇花种草,美化环境,有他的设计省工省力美观,也为朝廷节省了不少资费。他还设计铸造了汉朝法币四道大钱等等。

介绍完了毕岚的个人成绩,书归正传。再说何诚带领一队人马,来到毕岚府围墙北面。正是一条东西向的大街。

何诚停住打量,见青砖围墙高有一丈开外,顶上有人字形盖顶,黑瓦带有瓦当。一看围墙就如此讲究,里面建筑华美程度自不必说了。

何诚看罢吩咐士兵:“两翼包抄。不许喧哗。不要惊扰居民。”士兵立刻分头行动,一伙向西,一伙向东,跑步包围府邸。府邸东西两面分别是一条挺宽的胡同。不大一会儿,士兵钻进胡同去的远了。

何诚办事雷厉风行,不等士兵包围妥贴,就带着一队士兵直接来到了南面府邸正门前面。何诚停住,骑在马上抬头一看,门前有灯笼照明,两扇大门紧闭。门楣上门匾高悬,那上有一行金光闪闪的大字,写着“御封毕府”。

何诚看了心里暗吃一惊,说:“这门匾什么人设计的?早就预示皇上要派人来查封毕岚府了!这真奇怪了!高人啊!”何诚在那惊异不止。

原来这座府邸是十常侍之一封谞住过的府邸。府邸又叫官邸,就是国家出资给私人建造居住的有一定规格的大型宅院。享受这样待遇的一般都是高级官员或者国家功臣。

封谞等十常侍当年帮助桓帝铲除了专横跋扈的大将军梁翼,立下了大功。桓帝为了奖励十常侍,每人都敕建一座府邸。桓帝在位,封谞这些人住官邸知道感恩。桓帝死了,到灵帝继位,封谞这些人良心都变坏了。不是感恩,而是想着推翻朝廷。暗中与起义军勾结。

当年因为封谞给起义军领袖天公将军张角做内应,背叛朝廷,被王允揭发,事发之后,惹恼了灵帝,灵帝下令把封谞满门抄斩了。这座府邸被朝廷收回,又转手分给功臣毕岚居住了。因为毕岚在修建南宫期间贡献极大,立了大功。这座府邸确实不够吉利,已经被皇上下令用兵抄过一次了。

毕岚入住这座府邸没啥添置,只是添置了一块牌匾。如果有点学问,简单点儿就应该在牌匾上绣两个大字“毕府”,这就完了。显示身份也可以绣上“毕公人府”。如果为了炫耀地位可以在门匾上镌刻“御敕毕府”,借点皇气炫耀一些也不错。

毕府和蔽府谐音,怎么也躲不开了。毕府俩字又平淡不可用,与普通百姓府没大区别。用“毕公人府”,含有公字,公是一等爵位,还有三公限制,结果为了避讳,也只能弃之不用。毕岚才决定借助皇气寻求吉利。那上应该雕刻“御敕毕府”几个字。毕岚偏偏用篆字体镌刻的是--御封毕府。

谁看了都觉得望而却步,好有来头。隐含着不吉利,却没被人发现。

也有名人这样解释门匾上字的含义:御指皇上,封指封谞,毕是毕岚。是说皇上建了这座府邸,先给了封谞,后又给了毕岚。是不是这个意思,只有毕岚自己知道了。

何诚看罢门匾嘲笑一番,转念一想,御封毕府,分明还有皇上封赏给毕岚府邸之意。何诚不能对皇上不尊重,下了马亲自上前分一二三,有节奏地敲了六下门,然后调整语气,用不大的声音叫一声:“开门。”

敲一二三,这也是最文明最恭敬的敲门方式了。按道理何诚是来抄家的,就应该直接咚咚咚敲门,然后大叫开门。大门一开如狼似虎闯入里面。何诚不这样做完全是看在御封两个字份上。

听见敲门声,守门老兵在看门的房子里面一边答应“来了来了!”一边提上灯笼,拿上锤子出门。到门前老兵着急了,咣地一锤子,直接把大门木头插棍打退了。两扇大门左右分开了。

老兵挑着灯笼迎着何诚为首的这些人问:“几位夜里前来找谁?”

敢情毕岚府里风平粮静,里面人还都不知道外面已经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大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