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353章 老毒物的虚实之辩(二合一)

第353章 老毒物的虚实之辩(二合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丕的登基而攀上了一个新的峰值。

最终的结果,就是曹氏为望族中的司马氏做了嫁衣,基业为其所夺。

但以当时的士族在大魏朝堂中的力量而言,就算是没有司马氏,也会出现司牛氏,司羊氏,司驴氏等等……

刘琦因为知道历史的进程,故而并不着急顾及眼前的利益,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稳稳的向前慢慢摸索着,

他在对抗外敌的同时,也要想办法逐步控制并缩减士族在他麾下的权力比重。

就好比眼下,类似于荀攸这样的名门中人,想法就与他完全不同……

荀攸这样的人和贾诩一样,既是他的谋主,但同时也是他潜藏的对手。

这就是政治斗争。

诸侯与诸侯之间的战争是天下的明线,但中央与地方,皇权与门阀的夺权是这世界轨迹运行的暗线。

李铮大概听明白了贾诩的话中之意,他感慨的站起身,冲着贾诩一拱手,道:“先生之言,某亦明了,然有些事并不能由李某一人做主,我自当回去向府君禀明……若是府君觉得先生所言正确,那一切自然好说。”

贾诩点了点头,显得很是从容。

“另外,李掾史也可以向府君禀明,就说我贾诩如此行事多少也是有些私心的,此番向牛中郎将和张中郎将献上此计,也是为了向他们展现贾某之忠诚,令其等对我更加放心,如此今后在彼帐下行事时,也更可得信一些……另外,若是府君真从西凉军手中抢走了袁军辎重,也不利于日后的养寇策略,因南阳郡世家会根据此一仗而揣度出府君手中是有足够的兵力战胜西凉军的,若如此,日后他们受西凉军搜牢时,一旦向府君求救而府君不救,则恐惹人猜忌府君之心,多少会有所不美,所以该放弃的时候要放弃,该示弱的时候要示弱。”

“贾公想的这般周到,着实令人惊诧……不过在李某回去向刘府君禀明此事之前,李某也想向贾公询问一件事。”

“请讲?”

“敢问文和先生是何出身?”

贾诩淡淡一笑,很认真地道:“武威贾氏,当年亦属凉州高门,只可惜到了贾某这儿,以是昔日殊荣了,公回去只管向府君禀明实情即可,不需替贾某遮掩,老夫一家尽在府君手中,该信什么,不该信什么,相信刘府君自有筹谋。”

“文和先生倒是个实诚人。”

……

李铮与贾诩细谈过之后,遂暗中返回了刘琦处,向他禀明贾诩的话。

刘琦听完李铮的讲述之后,半晌没有言语,认真地思考贾诩话中的虚实。

贾诩的话,多少沾点道理,也多少沾点虚言,以刘琦对贾诩的认知,他不认为贾诩此番对李铮说的完全就是他的肺腑之言。

但贾诩有一件事说的很是在理——那就是他全家老小皆在襄阳,所以他也知晓,他的最终归宿,也必然是在荆州。

既然荆州是他的最终归宿,那他必然也不会让这处成为自己安身之所的宝地变成炼狱战场,就算不是为了刘琦,也得考虑考虑他贾诩自己吧?

至于他所说的关于那些望族的事……

别的姑且不论,但荀攸想让自己友好南阳门阀这件事,多少还是有些道理的。

刘琦前世时,玩《三国志》等一系列游戏的时候,曾觉得收武将,收谋臣是《三国》游戏系列中最让人舒爽的一点,看着那些赫赫有名的武力和智力都在90多以上的历史名人尽入自己囊中,那种快感委实让人舒坦的无以复加。

但是在这个世界待了几年才知道,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谋臣武将要收,但人才多了,其实也是累赘。

身为一方人主,不是简简单单的收取各种人才到自己麾下就可以成就大事,而是要看这些人才的原籍与出身,还有归属都是哪里,而且在没有足够的能力之前,切忌贪多嚼不烂的道理。

人才越多,他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