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恶毒后娘她真香 > 第199章 措施

第199章 措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后让人运了两块石碑分别放在了不同的位置,匠人们就地工作拿着工具在石碑上进行镌刻。

平京整个都城都是四四方方的,四通八达,皇宫位于辈分,而皇室宗亲、高管贵胄几乎都住在东边,富商小官还有一些大府的管事住在南边,西边住的多是贩夫走卒与普通百姓。

一块石碑立在了朱雀街,也就是东边到皇宫的必经之路上,早上早朝车马停靠的地方。

一块立在了西南交界处,那里既有富商贵贾,又有殷实的百姓,还有常来往行走的衙内们,从城门进出都会经过,闹市也在那一片,人流众多。

相对于朱雀街上冷冷清清不同,西南交界处的这条福兴街的石碑处可是被人围得水泄不通。

“当真不论捐钱捐物都会被镌刻在上面?”

有那好奇的百姓出口询问。

“自然,现在刻的这是周记锦绣布庄,捐夏布百匹,这是木氏酒庄,捐烈酒千斤,这些都是送去救济难民用的,还有这火锅楼,捐纹银千两,火锅楼大家都知道吧,新开不久的那家,夏天还卖冰点呢,可以外带。”

“知道知道,他家的冰点可好吃了,就开在福兴街东头,就是特别不好抢位置,每次都要预定才行。”

“那我要是捐二两银子也能记上吗?”

突然有一老汉开口。

“这不是城门口卖茶水的老汉吗,你那二两银子能干啥用,哈哈哈!”

“能,给你刻上城门老汉茶摊,谁说二两银子不能干啥,对普通百姓来说,二两银子那就是救命钱,人家一个卖茶的老汉都舍得捐二两,你一个一毛不拔的还笑话人家,也不知谁才是个笑话。”

负责看守石碑的小衙内可一点都不怕得罪人,他可是有背景的,为了抢这份活可不容易。

老汉拿了钱出来,小衙内还真让人给刻上了,后面写着纹银二两。

这不老汉前脚捐了钱的消息传出去,后脚上茶摊喝茶的人都数不过来,商贩们哪里还坐得住,纷纷捧着银子钱物去捐献。

陈年的旧布,卖不上价钱,但是捐献出去,大家看到他们店铺做善事,口碑自然而然就好了起来。

有一就有二,都想抢个好位置,生怕晚了抢不到。

这可不是按照捐多少给排名号的,那都是先捐先刻,就连那家里拉只羊来捐的都给刻上去了。

朱雀街上的石碑摆在那,上面最开始写的是太后娘娘的名号,然后就是皇后与吉贵妃,因为捐的都是物,所以需要准备,其他的还没挂上去。

有些人家不为所动,但是随着福兴街石碑筹款一个时辰不到就超过了五万两白银还不算物的消息传到了宫内,大臣们也坐不住了。

“很好,这就是朕的子民,在这样危急时刻,大灾大难面前,哪怕一个小小的茶摊老汉都能有此觉悟,朕心甚慰,朕会亲笔题字赠茶摊老汉。”

皇帝的亲笔题字,虽然不能卖钱,但是意义不一样。

小衙内守着那石碑,不少商铺为了个好位置还偷偷的给小衙内塞钱,毕竟刻字需要时间,哪里能够那么快刻完,最顶上的是赶不上了,但是下面这这好地方还是能够抢一抢的。

沐小暖这一番推波助澜,效果十分的显著,一个个贵夫人中不能连平民百姓商贩走卒都不如吧。

三天的时间,筹集的物资居然比上一次还多,并且有百姓监督,一个个也不敢弄虚作假。

就这样,皇帝高兴的让人带着物资前去赈灾,与深往水患灾区不同,这一次去救灾的只要在巴州还有江北设置施粥点就好,不让难民再往京城走,同时也能够缓解周炼之与慕容昀的压力。

沐小暖带着三个儿媳在家中养胎,外边能够传进来的消息都是筛选过的。

周炼之带着物资前往相州,马车刚离开房州进入斧州,就看到了逃难的难民,不过这些难民的情况还算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